明經筵

明經筵

作為皇帝的學習活動,在公元前1世紀的漢宣帝即“詔諸儒講五經於殿中”。以後各朝代屢見類似記載。公元7世紀的唐太宗亦每與文臣虞世南談論經史。10世紀,宋太宗用著作郎為侍讀,並定每年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冬至日遇單日入侍大內之邇英閣,輪班侍讀。到宋慶曆二年(1042年),記載中方見“經筵”一詞。可見前此已經存在經筵活動,侍讀也成為“清要顯美之官”,後三十餘年實行的官制才有“經筵之官”。元代大體沿宋制。

歷史背景

明初,經筵無定日定所。正統元年(1436年)二月從大學士楊士奇之請,始開經筵,並制定儀注。地點為文華殿。時間曾定每月逢九之日,又改逢六之日,後改為每月逢二日舉行。每年二月、八月中旬起,至四月、十月末旬止,遂為定製。於當年三月開始,時正統帝年10歲。

主要儀式

經筵儀式頗為隆重,大略是,知經筵事官(首輔兼任)、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及學士等侍班。從翰林院、春坊等官及國子監祭酒中選定2員為進講官,翰林、春坊等官中選2員展書、掩書。侍班人等行禮後,先由講四書之講官進講四書中之一章,再由講經史之講官進講五經書中之一段,或歷史中的一事。講畢,行禮,命至左順門(清改稱協和門)賜酒飯。每次講章均預先寫好,一式兩份,一份進呈御覽。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壬戌三月,升(袁可立)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充廷試讀卷官,侍經筵。”明 孔貞運《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壬戌三月,擢(袁可立)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充廷試讀卷官,侍經筵。”

側面分析

從經筵形式過程看,宋以前供皇帝諮詢,尚有實際意義,到明朝禮儀雖完備,但已流於主要為顯示皇帝勤學的形式,只給國人看而已。與經筵相似的活動還有日講,其儀式簡便,不用很多人侍班,但卻能比較深入地講解一些儒家經典及歷代治亂的歷史經驗,以資借鑑,同時也是這些文化修養較高的講官們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華、以求升遷和皇帝考選官員的最好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