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作品名稱】明月逐人來·星河明淡【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李持正
【作品體裁】詞
原文
明月逐人來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
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捲。玉輦將歸,雲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1]
作者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屬福建)人。生平未詳。少與叔伯輩的李宗師馳名太學,號大小李。政和進士,歷知德慶、南劍、潮陽。事跡見《莆陽文獻傳》卷一五。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樂府有《明月逐人來》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持正又作《人月圓》令,尤膾炙人口。近時以為王都尉作,非也。”賞析
李持正是兩宋之交的人。此詞錄存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博得蘇東坡嘆賞,故此詞當作於徽宗朝以前。詞寫的是汴京上元之夜燈節的情景。北宋時代,“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時節相次,各有觀賞”,元宵自然也就成為隆重的節日之一,尤其是京師汴梁。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對此有詳細的記載,北宋的著名詞人柳永、歐陽修、周邦彥等都寫過詞來歌詠上元宵佳節盛況。
詞採取由遠而近的寫法,從天空景象和季節入手。
“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寫夜空,下句寫季節。上元之夜,明月正圓,故“星河”(銀河)顯得明淡。此時春雖至,但余寒猶存,時有反覆,故春意忽深忽淺。這二句寫出了元夕的自然季候特徵。
“紅蓮”這一句轉入寫燈。“紅蓮”即借指紮成蓮花狀的燈。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說:“上元燈槊之制,以竹一本,其上破之為二十條,或十六條;每二條以麻合系其銷,而彎屈其中,以紙糊之,則成蓮花一葉;每二葉相壓,則成蓮花盛開之狀。燈其中,旁插蒲捧荷剪刀草於花之下。”這就是紅蓮燈的形狀和製作方法。“紅蓮滿城開遍”,這一句“開”字又從蓮花自身生出,花與燈兩種意思相關,這種手法寫給人以快樂的美感。
“禁街行樂”二句,寫京城觀燈者之眾,場面之熱鬧。“禁街”指京城街道。元宵夜,老百姓幾乎全部走到街頭,去行樂看熱鬧,以致於弄得到處灰塵滾滾;而仕女們的蘭麝細香,卻不時撲入鼻中,使人慾醉。“暗塵香拂面”句,兼從蘇味道詩與周邦彥詞化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云:“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周邦彥《解語花·上元》詞云:“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作者把蘇詩與周詞意思糅為一句,這樣一來加大了句子的容量,也正因如此詞意的酣暢則有所遜色。“皓月隨人近遠”句。即化自蘇詩的“明月逐人來”。此時作者把視線移向天上,只見一輪皓月,似多情的伴侶,“隨人近遠”。明月隨人這種現象,常人亦有所感覺,但經作者灌入主觀感情,飾以新巧之筆,便見不凡。蘇東坡讀到這句時曾說:“好個‘皓月隨人近遠’!”大概就是欣賞它筆意之妙。它與上句“暗塵香拂面”結合起來,寫出兼有人間天上之美的元夕之夜。上片用此句結束,使詞境有所開拓、對比,確是成功的一筆。
下片又筆鋒一轉寫燈節的熱鬧。而筆墨著重於描寫君王的游賞。“天半鰲山”三句,旨寫皇帝坐御樓上看燈。“鰲山”是元宵燈景的一種。這種燈具是把成千上萬的彩燈,堆疊成一座像傳說中的巨鰲那樣的大山(“天半”形容其高),也叫“山棚”、“采山”。
譬如《東京夢華尋》載:“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鳳樓兩觀”即指宣德樓建築,那是大內(皇宮)的正門樓。《東京夢華錄》“大內”一節云:“大內正門宣德樓列五門,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鐫樓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角層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樓,朱欄彩檻,下列兩闕亭相對,悉用朱紅杈子。”從此書的記載來看,“鳳樓”就是宣德樓,“兩觀”就是它的東西兩“闕亭”。皇帝坐樓上看到,鰲山上千萬盞的彩燈,璀璨輝煌,使他感到十分悅目賞心,故曰“光動鳳樓兩觀”。宋代皇帝一般是垂下帘子來觀燈的,例如《東京夢華錄》又云:“宣德樓上,皆垂黃緣簾,中一位乃御座。用黃羅設一彩棚,御龍直執黃蓋掌扇,列於簾外。”“東風靜、朱簾不捲”句,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而有了“東風靜”三字,則自然與人事相交融的境界全部體現出來了。
“玉輦將歸”三句,寫皇帝御駕回宮。《東京夢華錄》又云:“至三鼓,樓上以小紅紗燈球緣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車駕返內矣。”這時候,樓上樂隊高聲吹奏管弦。鼎沸樂聲,仿佛從雲外傳來。這就是“玉輦將歸,雲外聞弦管”的意思。“認得宮花影轉”,這句話是說臣僚跟著皇帝回去。正像《東京夢華錄》“駕回儀衛”節說:“駕回則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前後從駕臣僚,百司儀馬,悉賜花。”蔡偹《鐵圍山叢談》卷一中也說:“國朝宴集,賜臣僚花有三品:……凡大禮後恭謝,上元節遊春,或幸金明池、瓊林苑,從臣皆扈蹕而隨車駕,有小宴謂之對御(賜群臣宴),凡對御則用滴粉縷金花,極其珍巧矣。”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皇帝回宮時,臣僚們帽上簪著宮花,因而彩燈映照下,花影也就跟著轉動了。這樣寫臣僚跟著歸去,是很生動的。此風至南宋猶存。如《武林舊事》卷一“恭謝”節描述說:“御筵華,百官侍衛吏卒等並賜簪花從駕,縷翠滴金,各競華麗,望之如錦繡。……姜白石有詩云:‘萬數簪花滿御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面花多少,但見紅雲冉冉來。’”這些記載可與此詞互相驗證。
這是一首描繪時節風物的詞。這類詞比較難寫,南宋的張炎曾慨嘆:“昔人詠節序,不唯不多,付之歌喉者,類是率俗。”(《詞源》)這首詞也難說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因為它留有蘇味道詩和周邦彥較多的痕跡。但這首詞提供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元宵風俗情景,特別是皇帝觀燈的場面,可以與史籍相印證,有認識歷史價值。此詞繼前人處亦能有所變化,描寫也比較生動。還應該指出,用此調填詞是作者的首創(見《能改齋漫錄》),平仄聲韻,都很妥貼,創調之功,不應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