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伯仁畫天池石壁

明文伯仁畫天池石壁

明文伯仁畫天池石壁位於天池山在蘇州西方十五公里處,並有元代興建的寂鑒寺。

基本信息

作品賞析

文伯仁巧妙地採用巨然的風格描繪此一蘇州勝景;他以長披麻皴界分山體,山坡邊緣布置層層樹列,並于山脊加上礬頭等小石塊,讓天池山看來繁密雄厚。而自近景右方崖壁下的小道,一路曲折地將觀者帶向位大片石壁旁雄立的寺廟前。寺廟後方的山徑上,另有行人往來,左方還安置一處圍著籬笆的屋舍。文伯仁是習仿文徵明風格的後輩與學生中,自成面目,卓然出眾者。他將文徵明結構繁複的圖式,朝更精緻嚴密的方向發展,以工細的用筆與敷色,別出心裁的構圖,表現郁茂清幽的山林勝景,散發出文派作品特有的雅澹氣質。

畫家簡介

文伯仁(1502~1575)明代畫家,字德承,號攝山老農、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漢族,湖廣衡山人,系籍長州(今江蘇蘇州)。文徵明侄子。工畫山水,效王蒙,學“三趙”(趙令穰趙伯駒趙孟頫),筆力清勁,岩巒郁茂,布景奇兀,時以巧思發之,名在文徵明之下。橫披大幅頗負出藍之譽,唯構圖時有塞實之感。善畫人物,亦能詩。其山水畫有簡、繁兩種面貌。簡者效文徵明細筆山水,景色疏朗,筆墨細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自王蒙,山林層疊,構圖飽滿,皴點繁密,境界郁茂。

創作背景

因文伯仁早年的學養與畫藝,深受蘇州當地傳統及文徵明的影響。中年以後,文伯仁曾遊歷北京、南京、松江等地,成為將文派畫風引介到其他城市的重要推手。觀者常以元代四大畫家之一的王蒙與之相比。他的山水作品,不乏與地方景致或齋室相關者,呈現中國文化古城蘇州自十五世紀以來勝景與別號畫題的興盛。畫中的林泉佳處,不但讓人們一窺十六世紀蘇州地方畫風的發展,更可領略文派第二代重要畫家文伯仁的精湛畫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