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徵君碑

明徵君碑

明徵君碑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建於676年(唐上元三年),是明崇儼為紀念其五世祖明僧紹向唐高宗求得的御碑,現立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寺山門前西側的碑亭內。明徵君碑製作精美、保存完好,是中國僅存的數塊唐代行書碑之一。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與棲霞寺千佛崖石窟一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名望及位置

【明徵君碑】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東北20公里處棲霞寺山門外

明徵君碑明徵君碑
側。

人物介紹

明僧紹,字承烈,山東人。劉宋時歷任征直郎參軍正員外郎等,人皆稱其為"征君"。

明徵君碑明徵君碑
南齊時隱居,後舍宅為寺,稱棲霞寺。

石碑介紹

碑為唐上元三年(676)所立,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文是高宗李

明徵君碑明徵君碑
治所撰,唐代著名書法家高正臣書,王知敬篆額。碑背面刻有高宗親筆"棲霞"2字,筆勢雄健,神采奕奕。碑文通篇四六韻文,後用10首銘詞結束。碑高2.74米,寬1.31米,厚0.26米。經地質專家確認,碑材采自棲霞山,是棲霞組灰岩石,又系動物化石。碑表面梅花狀斑紋均是2.8億年前生長於淺海中的動物海百合莖化石與中國孔珊瑚化石,有22000多個。明徵君碑是南京地區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作為化石標本也是全國罕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