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及位置
【明徵君碑】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東北20公里處棲霞寺山門外

人物介紹
明僧紹,字承烈,山東人。劉宋時歷任征直郎、參軍、正員外郎等,人皆稱其為"征君"。

石碑介紹
碑為唐上元三年(676)所立,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文是高宗李

明徵君碑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建於676年(唐上元三年),是明崇儼為紀念其五世祖明僧紹向唐高宗求得的御碑,現立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寺山門前西側的碑亭內。明徵君碑製作精美、保存完好,是中國僅存的數塊唐代行書碑之一。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與棲霞寺千佛崖石窟一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徵君碑】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東北20公里處棲霞寺山門外
明僧紹,字承烈,山東人。劉宋時歷任征直郎、參軍、正員外郎等,人皆稱其為"征君"。
碑為唐上元三年(676)所立,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文是高宗李
明徵君碑全名“攝山棲霞寺明徵君之碑”,建於676年(唐上元三年),是明崇儼為紀念其五世祖明僧紹向唐高宗求得的御碑,現立於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寺山門前西側的碑亭內。
簡介 歷史江蘇省南京市東棲霞山麓,從棲霞寺至紗帽峰,從南朝宋、齊起歷代皆有開鑿,以唐代續鑿和明代妝鑾最多。現存250餘個窟龕。最大的石窟為南朝時的大佛閣(即三聖殿...
信息 簡介 千佛崖石窟及明徵君碑 “十一五”期間主要保護內容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孔子廟碑”等。東漢永壽二年(156)立。現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1.5米...
概述 藝術風格 章法墨色 點畫介紹 結字特徵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劉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是清代的建築。
一、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劉碑寺造像碑 二、造像題材及相關問題 三、造像風格及藝術成就《鄭文公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節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又名《鄭羲碑》。刻於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系崖刻...
碑刻介紹 碑銘傳承曹全碑,全稱郃陽令曹全碑,又稱曹景完碑,刻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5列,內容為記述曹全(字景完)的功業。碑高約1.7...
碑文 鑑賞 臨習 其他信息 曹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