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旱獺是大型齧齒動物。體短身粗,成年長490-575毫米,體重7-10千克。無頸,尾、耳皆短,耳殼黑色。頭骨粗壯,長度89-103毫米。上唇為豁唇,上下各有一對門齒露於唇外,兩眼為圓形,眶間部寬而低平,眶上突發達,骨脊高起,有更寬顴弓,頭骨身體各部肌腱發達有力。四肢短而強,前足4趾,後足5趾,可直立行走;母獺有6-7對乳頭。前爪發達,適於掘土。
被毛通常短而密,粗糙,毛色因地區、季節和年齡變異。春季毛色淡。背部毛呈黃褐或淡褐色。腹部為土黃色,毛基色褐灰,體側和腹側的毛色無顯著分界線,頭部及尾部色較深。各不同種旱獺毛色深淺略有差異。
棲息環境
旱獺主要棲息於氣候寒冷的丘陵地區、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溫帶草原和半荒漠地區。
生活習性
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複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最喜歡的植物有野燕麥、冰草、菊苣、三葉草、和小旋花(田旋花)。偶爾也吃菜園草、向日葵和農作物,如土豆。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
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甦醒。
繁殖方式
旱獺的壽命可長達15-20年,繁殖年限為10-15年。春季是旱獺配種的季節,出蟄後十天左右開始交配。一般年產1次,雌獺妊娠期為40-42天,每胎產仔4-6隻,多者達12隻以上。初生體重約27克,36-40月齡性成熟。其種群繁殖力與種群密度有關,當種群密度大幅下降時,繁殖大幅提高。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從歐洲中部,橫跨俄羅斯中亞。該物種在頓涅茨河沿岸最常見,也分布於烏拉爾山脈中部和南部,哈薩克斯坦北部的大草原。在中國大陸則分布於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地。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旱獺阿爾泰亞種 | Marmota bobak baibacina | Brandt,1843 |
2. | 旱獺指名亞種 | Marmota bobak bobak | Müller, 1776 |
3. | 旱獺天山亞種 | Marmota bobak centralis | Thomas,1909 |
4. | 旱獺伏爾加河亞種 | Marmota bobak kozlovi | Fokanov,1966 |
5. | 旱獺內蒙亞種 | Marmota bobak sibirica | Radde,1862 |
6. | 旱獺哈薩克斯坦亞種 | Marmota bobak tschaganensis | Bazhanov, 1930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經濟價值
旱獺全身均是寶:其肉可食;脂肪可入藥,內可治咯血,外可治燒傷,還可加工製成高級化妝品,具有潤膚、護膚作用。
旱獺毛皮的皮質較好,堅實耐磨,旱獺絨毛的色染性能較佳,加工後的毛色光亮鮮艷,用以製成裘時,工藝價值很高。
人工養殖
場地
旱獺的建造場地必須是地熱乾燥、平坦、背風遮陽,且少干擾的僻靜地方,因此,應遠離其他飼養場、遠離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要單獨飼養,不要與其他動物混養。
建窖
旱獺飼養方法常見有舍飼方式、棚飼方式、地窖方式以及地溝方式等。其中以地窖方式簡便而近於旱獺的自然狀態,較適合目前家庭飼養使用。窖址選擇寬敞地形,避開路邊、作坊等僻靜處所,土質應堅實,地下水位較低處作為飼養的窖址。
要根據飼養數量挖窖,東西向一排,窖間距離約100厘米,窖深淺要視當地情況,以超過凍土層為度。窖身下寬,上略縮小,直徑為70-100厘米 , 窖口高出地面約15-20厘米。用磚作基水泥抹面,上覆可移動窖板。窖底和窖身內壁襯砌水泥,以防止旱獺挖掘。
建立活動室,在地面上,窖口的北側,相應地窖可建一排活動室,供旱獺採光,採食活動等用,與每一窯間可隔開,防止旱獺互串。
建窖室間斜溝,在每一地窖和活動室相應位置之間,挖一斜45度角的地溝,聯繫地窖和活動室,溝用水泥護襯或用缸管為內經均可,以防旱獺挖掘。
飼料
飼料主要是青飼料如新鮮牧草、蔬菜等精飼料以玉米、麥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