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比谷燒打事件

日比谷燒打事件

日比谷燒打事件是指,1905年9月5日,《朴茨茅斯和約》簽署的當天,日本民眾聚集在東京日比谷公園召開國民大會,反對《朴茨茅斯和約》,因為日本得到的只是戰略利益,而非民眾指望的大筆賠償金。民眾襲擊了公園附近的內相官邸,發生的燒、打事件,騷亂持續了3天,最終被政府軍鎮壓。

簡介

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

1905年9月5日《朴茨茅斯和約》簽署的當天,日本民眾聚集在東京日比谷公園召開國民大會,反對《朴茨茅斯和約》,因為日本得到的只是戰略利益,而非民眾指望的大筆賠償金。日本國民宣布廢棄該條約。

參會者與警察發生了衝突,民眾猛烈地襲擊了公園附近的內相官邸,發生的燒、打事件。

騷亂持續了三天,最終被政府軍鎮壓。騷亂從東京迅速波及到日本各地,全國為之震盪。

原因

日俄戰爭中準備進攻旅順的日軍士兵日俄戰爭中準備進攻旅順的日軍士兵

1904年日俄戰爭,東鄉平八郎帶領的日本海軍,擊破了俄羅斯海軍的波羅的海艦隊,後來由美國總統狄奧多·羅斯福的中介,於美國的朴次茅斯進行談判。日本由於戰爭導致財政惡化,俄羅斯發生血腥星期日事件的革命運動,兩國要繼續戰爭都很困難。

日俄戰爭戰場是滿洲南部(今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俄羅斯領土內完全沒被日本攻擊。日本全權大臣小村壽太郎害怕跟俄羅斯的談判決裂,1905年9月締結《朴茨茅斯條約》,條約規定:

(1)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優勢;

(2)將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長春以南的鐵路利權轉讓給日本;

(3)割讓北緯50度以南的樺太(庫頁島);

(4)承認日本在沿海州、勘察加沿岸的捕魚權。

但和約與日本國民的認知相差太遠,對於因戰爭增稅感到痛苦的日本國民來說,戰爭費用高達17億日元是國家6年預算,其中外債8億,9億內債透過增稅取得。一般國民期望俄國賠款50億日元、轉讓遼東半島的權利、轉讓旅順-哈爾濱間的鐵路權利(後來只轉讓旅順到長春段的南滿鐵路),轉讓樺太全境等,一部份右翼積極分子更主張將伊爾庫茨克以東的俄羅斯帝國領土割讓給日本。

朝日新聞9月1日以“議和會議主客顛倒”、“桂太郎內閣將國民和軍隊賣了”為標題批評,但是伊藤博文高度評價小村的談判。

事件過程

遭到縱火的設施遭到縱火的設施

1905年9月3日大阪市公會堂為首,全國各地反對和約並要求繼續開戰。9月5日東京日比谷公園也舉行抗議大會,後來民眾襲擊內務大臣官邸、國民新聞社、派出所,與俄羅斯關係深遠的日本正教會也被當作發泄對象,

9月6日日本政府施行緊急戒嚴令(09/06-11/29)總算平定暴動。暴動死者17名,負傷者500名以上,拘留者2000名以上,其中判決有罪87名,但神戶(9月7日)、橫濱(9月12日)也發生了暴動。

事件影響

暴動收拾後輿論仍未平息,首相桂太郎和帶領立憲政友會西園寺公望,私下舉行了會議。1916年1月桂內閣總職,第1次西園寺內閣成立。事件過後,大正政變西門子事件時發生民眾暴亂,讓掌權者體會到民眾力量,同時也成為“大正民主”的推力。

歷史分類導航

歷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泛指所有事物的演變過程,一般專指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演變情形,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簡而言之,即為對過去事實的記載。
專門史歷史學歷史學家歷史戰爭
區域歷史歷史事件各國歷史各年代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