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樂
雅樂(ががく)意指中文"雅正之樂",是日本興盛於平安時代的一種傳統音樂,也是以大規模合奏型態演奏的音樂。樂曲以器樂曲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宮廷音樂,是現存於世界最古老的音樂形式。雅樂最初在奈良時代自中國及朝鮮傳入日本,隨後經模仿及融合而產生日本雅樂。不伴隨舞蹈的樂器合奏稱為管弦;伴隨舞蹈的是舞樂;在神樂、東遊、久米、催馬等曲式中,還包含漢詩(中國詩)的吟誦,稱為朗詠。
15世紀日本發生了應仁之亂,開啟了戰國時代,雅樂的傳承也因此中斷;到德川幕府召集樂師後裔重新編組之間,中斷了一百年以上;平安時代的雅樂形式被留存到什麼程度,也成了一個疑問。
篳篥樂譜中以片假名記下的唱譜文字在哼唱時,ハ行是以“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的方式發音,與現代的“ハ、ヒ、フ、ヘ、ホ”大不相同;推測可能忠實地再現了16世紀以前日語的發音特徵。另外像樂琵琶的樂譜,其中用漢字書寫的記號,與在中國敦煌發現的琵琶譜相當類似,並且大量地承傳了從大陸傳入的形式。
京都的樂所在應仁之亂時受到毀滅性的破壞,雅樂面臨了傳承的危機。豐原統秋(1450年-1524年)為了留下給後人的紀錄,撰寫了“體源抄”一書;以笙演奏家的身分,紀錄了雅樂與舞樂的相關資料與心得。“體源抄”的書名來自於“體”、“源”的偏旁“豐”、“原”,即作者之姓;此書是古代雅樂的珍貴記錄,現存的六種雅樂曲調便是依據書中的記錄而來,可說是雅樂最重要的史料。作於室町時代的“體源抄”,與鎌倉時代的“教訓抄”、江戸時代的“樂家錄”並稱為三大樂書。
歷史
日本雅樂是自中國、朝鮮半島、南亞的儀式音樂演變而來,這些音樂約在中世以前傳入日本。雅樂在中國屬於儀式音樂,但是日本雅樂中自中國傳入的唐樂曲目,卻被認為是自唐朝的宴會音樂燕樂演變而來。由於同樣都吸取了中國傳統音樂的養分,日本雅樂與越南雅樂、韓國國樂之間可說是相當於兄弟的關係。 雖然樂曲分類中留存了唐樂、高麗樂和林邑樂(越南音樂)這些異國風情濃厚的名稱,但日本雅樂也包含了大陸音樂傳入之前古代音樂的成分。再加上雅樂與民謠、聲明(以韻文為詞的佛教贊曲,分為梵贊、漢贊與和贊)之間相互的影響,雅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形式。現在日本內閤府宮內廳的式部職樂部繼承了約莫百首的樂曲。
雅樂的曲式
樂曲依序分為“序”、“破”、“急”三個樂章。序的主鏇律最從容,演奏的快慢自由,沒有節拍的限制。破的鏇律也是從容不迫地流動著,而拍子固定是一小節八拍。急則是輕快的鏇律,一小節四拍;但是依演出曲目的不同,“急”的節奏不一定快,因此也是一組樂曲中第三首的意思。
雅樂之曲的分類與演目
國風歌舞
* 神樂歌
o 庭火
o 榊
* 久米歌
* 東遊歌
o 一歌
o 二歌
o 駿河歌
* 大和歌
o 大歌
o 倭歌
* 大歌
* 誄歌
* 悠紀、主基
外來音樂
管弦
* 唐樂
* 高麗樂
舞樂
* 依音樂類型分類
o 左舞:以唐樂(中國)、林邑樂(越南)、天竺樂(印度)伴奏的樂舞,“蘭陵王”一曲最為有名。
o 右舞:以高麗樂(濟州島)、渤海樂(遼東半島)伴奏的舞樂,“納曾利”一曲最為有名。
* 依舞蹈類型分類
o 平舞:著優雅服飾、由4至6人擔任演出
o 走舞:著絢爛服飾、由1至2人擔任演出
o 童舞:由兒童擔任演出
歌物
* 朗詠
o 紅葉
o 春過
* 催馬樂
o 更衣
o 山城
現存曲調
* 壱越調,以D為基準音,相當於D大調
* 平調,以E為基準音,相當於E小調
* 雙調,以G為基準音,相當於G大調
* 黃鐘調,以A為基準音,相當於A小調
* 盤沙調,以B為基準音,相當於B小調
* 太食調,以E為基準音,相當於E大調
有名曲
* 越天樂
* 還城樂
* 五常樂
* 千秋樂
樂器
請參見日本雅樂樂器
* 管樂器:笙、篳篥、龍笛、高麗笛、神樂笛
* 弦樂器:琵琶(樂琵琶)、箏(樂箏)、和琴(倭琴)
* 打擊樂器:太鼓(釣太鼓)、大太鼓、鉦鼓、大鉦鼓、羯鼓、三之鼓、笏拍子
各類樂曲所使用的樂器
* 管弦:笙、篳篥、龍笛、琵琶、箏、羯鼓、太鼓、鉦鼓
* 左舞(唐樂):笙、篳篥、龍笛、羯鼓、大太鼓、大鉦鼓
* 右舞(高麗樂):篳篥、高麗笛、大太鼓、大鉦鼓、三之鼓
* 催馬樂:笙、篳篥、龍笛、琵琶、箏、笏拍子
* 朗詠:笙、篳篥、龍笛
* 神樂歌:篳篥、神樂笛、和琴、笏拍子
* 久米歌:篳篥、龍笛、和琴、笏拍子
* 東遊:篳篥、高麗笛、和琴、笏拍子
* 大歌:篳篥、龍笛、和琴、笏拍子
* 大和歌:篳篥、龍笛、和琴、笏拍子
* 誄歌:和琴
伶樂
早在明治時代,便開始參考正倉院殘存的古物、以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工藝技術,進行箜篌、五弦琵琶等樂器的復原工作;雖然復原程度很高,卻僅是作為工藝品的復元,弦的張力無法承受真正的演奏。到了昭和時期,才開始進行“以演奏為目的”的復原工作。近年來,日本的國立劇場計畫嘗試將廢除的樂器與樂曲復原;曾經廢除、消失的雅樂樂器與樂曲,經過近年的復原後,被總稱為伶樂。復原的樂器包含箜篌、五弦琵琶、阮鹹、排簫、尺八、竽、方響等。
* 請參見復原樂器
現代雅樂
* 新作雅樂:日本國立劇場委託國內外的作曲家以雅樂的編制創作現代新作品,並且實際演奏。民間團體也在做類似的創新嘗試;尤其是武滿徹所作的“秋庭歌一具”(1973年 - 1979年),已成為現代雅樂不可或缺的著名曲目。
* 採用雅樂樂器的現代音樂:尤指現代的古典音樂;雅樂樂器中又以笙的使用為最頻繁。
* 以雅樂為創作概念的現代音樂:以西洋樂器的編制方式,以雅樂的音樂結構為概念所創作的作品。
* 爵士樂與流行音樂:利用雅樂的樂器與音色特質、用流行音樂的方式作曲演奏,借著傳播媒體向社會大眾介紹全新的雅樂,如篳篥演奏家東儀秀樹。此外,有些爵士樂的表演會加入雅樂樂器共同演出。
相關條目
麻粉肘子
漢宮秋月
紅扒肘子
菜包子
玉兔火鍋
保健食品
木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