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笠號戰艦
製造廠:英國維克斯公司巴羅因弗內斯船廠(Barrow-in-Furness)動工:1899年1月24日
下水:1900年11月8日
服役:1902年3月1日
除籍:1923年9月20日
結局:成為紀念艦保存
三笠(みかさ、MIKASA)是日本帝國海軍的戰列艦,該艦原是作為朝日艦的姊妹艦訂購,但卻採用了更為新式的炮術、裝甲、防禦和動力設計,因此一般單獨劃為一級。該艦設計師為詹姆斯·鄧恩。在1904年(明治37年)日俄戰爭中,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大將座艦。現在於橫須賀市的三笠公園以紀念艦形式保存。
建造
中日甲午戰爭後,為了與俄羅斯帝國對抗,日本海軍開始擴充軍備。三笠作為『 六六艦隊』(計畫配備6艘戰列艦、6艘裝甲巡洋艦)其中一艘而建造。這個計畫因為需要龐大金額,已經超出海軍預算,要完成計畫就只有非法挪用預算這一個違反憲法的方法。於是,『六六艦隊』計畫的提議人山本權兵衛跟協助者西鄉從道商量計策時,西鄉說,『山本先生,無論如何一定要買(軍艦)。一定要挪用預算,那當然是違反憲法的。如果議會追究違憲責任,就在二重橋切腹吧。如果死兩個人就能買到軍艦,總算完成夙願吧』。結果是,非法挪用預算之下完成了三笠。三笠是六六艦隊的最後一艘艦,向英國的Vickers公司訂購。1899年1月24日在巴羅因弗內斯船廠動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1月15日至20日海試,3月1日在 南安普頓舉行交接儀式交予日本海軍。船身建造費為88萬英磅,兵器費32萬英磅。3月13日在英國普利茅斯啟航,經蘇伊士運河5月18日到達橫須賀。艦籍舞鶴。裝甲使用了當時世界防禦力水平最高的克虜伯鋼裝甲板。裝備最新的無線電設備,其通信能力在日本海海戰之中非常有效。日本聯合艦隊旗艦
1903年12月28日,三笠成為聯合艦隊旗艦。1904年(明治37年)2月6日開始參加日俄戰爭。8月10日參加黃海海戰(1904年)。12月28日駛入吳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駛出吳港,經江田島、佐世保,21日進駐朝鮮半島的鎮海灣。之後以該地為據點,在對馬海峽進行訓練。5月27日、28日在對馬海峽海戰中與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交戰。這場海戰中,三笠死傷共113名船員。
1905年(明治38年)9月11日在佐世保港內後部彈藥庫發生爆發事故沉沒,339名艦員死亡。1906年(明治39年)打撈後修理重新服役。1923年(大正12年)因華盛頓海軍條約成為報廢艦。1923年(大正12年)9月20日除籍。
歷史
•1925年(大正14年) - 通過決定三笠以紀念艦形式在橫須賀保存。三笠保存會成立。
•1926年(大正15年)11月12日 - 三笠保存紀念式舉行。其後改稱「紀念艦三笠」。
•1945年(昭和20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被聯合國軍接收,三笠保存會解散,荒廢。
•1958年(昭和33年) - 三笠保存會再次成立,開始籌集復原資金。
•1959年(昭和34年)-1961年(昭和36年) - 進行復原工程。
•1961年(昭和36年)5月27日 - 「紀念艦三笠」復原紀念式舉行。對公眾開放參觀至今。
主要性能數據
基準排水量:15,140噸
長度:131.7米
寬度:23.2米
吃水:13.2米
引擎種類:2台往復式蒸汽機,
引擎輸出功率:15,000匹
最高航速:18節
續航距離:7,000浬(10節)
裝甲:水線裝甲帶100-230mm,甲板50-75mm,炮塔200-360mm,司令塔75-360mm
乘員:860人
武備:
2座4門30.5厘米雙聯裝主炮、
14門15.2厘米單裝副炮、
20門7.6厘米單裝炮、
16座47毫米單裝炮、
4門45厘米魚雷發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