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迄今噸位最大的艦船“摩周號是一艘噸位達13500噸的新型補給艦,比此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所擁有的最大的同類戰艦,又大了5000噸左右。這艘斥資約380億日元建造的大型艦船,全長221米,艦寬27米,定員145人。艦內設備裝置也進行了改良。服役後配備於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艦隊,以位於京都府的舞鶴基地為停泊母港。

基本信息

簡介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新世紀裡最重要的海上補給力量,"摩周"級對日本海上力量的遠洋作戰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摩周"級的出現,標誌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遠洋作戰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為1000海里甚至更遠的海上保交、護航作戰提供了有力的後勤支援,是未來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機動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體布局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採用了長首樓、平甲板、方尾設計,艦體比前兩代補給艦更為豐滿,水線以上部分明顯外飄,並有明顯的折角線,艦體最寬處到艦尾末端等寬。這種設計不僅增加了內部空間和甲板面積,同時也有利於艦上設備的布置。艦首部首次採用了球鼻首,不僅可以提供更大的浮力,而且有利於減小艦首的興波阻力,提高推進效率、縱向穩定性和航速。

艦體採用商船規範設計,在保證艦體結構強度的基礎上,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縮短了建造周期。艦體首次採用雙層設計,不僅提高了抗破損能力,還可以避免燃油艙破損而對海洋產生無可挽回的污染。全艦共分為15個隔艙,在第5到第9隔艙之間布置了雙層結構的燃油艙、淡水艙和壓載水艙。艦首設有-層首樓,可以有效減少海浪對航行及補給作業的影響。為提高穩定性,在艦體下部還裝有3條舭龍骨,具有很好的耐波性、穩定性和適航性。  

在艦體布局上,“摩周”級仍然套用了前二代補給艦的布局形式,艦體中前部全部為各種補給設施,中後部為巨大的艦橋,內部共分為7層,艦員全部居住1至5層。前部專門留有一處面積達540平方米的空場,可以放置30個40英尺標準貨櫃。為提高隱身性,艦橋側壁向內傾斜,桅桿也採用了低反射截面的整體式設計。艦體後部為帶有紅外抑制裝置的煙囪,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紅外信號強度。全艦設有海水噴淋系統,用於防化洗消和降低紅外信號強度等目的。艦尾部為長度近40米的巨大直升機起降平台,固定式機庫可以停放一架海自裝備的任一型號的直升機。艦上布置了模組化設計的醫療艙室,包括手術室、X光室、牙科治療室、集中治療室以及病房等,最多可安置100名傷員接受治療。

動力裝置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摩周”級的動力裝置較“相模”號和“十和田”級有了很大的變化。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對補給艦的航速要求較高,因此對於近3萬噸的“摩周”級來說,柴油機的輸出功率已無法滿足海上自衛隊所提出的24節航速的要求。

“摩周”級採用了先進的全燃動力系統、雙槳、雙舵,在位於艦橋中後部的動力艙內裝有2台“斯貝”SM1C燃氣輪機,單台輸出功率達到40000馬力,通過傳動軸驅動2具5葉可調螺距螺旋槳,完全可以達到24節最高航速的要求。22節航速時的續航力為7500海里,如果航速降為18節,則續航力可超過10000海里。實際上,對不到3萬噸的“摩周”級來說,其功率有些偏大,但這也使“摩周”級動力系統的剩餘功率較大,在高海況下仍可以獲得理想的機動航行性能,僅次於美國海軍裝備的“供應”級綜合補給艦(25節)和“薩克拉門托”級補給艦(26節)。2台燃氣輪機被分別布置在兩個相互隔離的艙室內,每台發動機安裝了各自獨立的減速器和泵站,可以避免一台主機損壞而使全部動力裝置癱瘓。動力艙實現了無人化,動力裝置的控制可在中央主機控制室進行,實現了遠距離操縱、控制。艦首處還裝有一小功率側推進器,以提高低速航行及離、靠岸時的機動性。

此外,在採取了必要的防爆措施之後,艦上首次使用電動泵替換了上一代補給艦上較為落後的蒸汽泵。由於對電力的需求增加,艦上共安裝了4台大功率發電機組,其中3台燃氣發電機,1台柴油發電機,可以為全艦提供高達6000千瓦的電力。為了降低噪聲水平,“摩周”級的動力裝置採用了大量的減震、降噪措施,主發動機、減速器及發電機等全部安裝在減震基座上,各種傳動機械也使用了柔性聯結,可大幅度減少機械震動的產生與傳播。由於航行噪聲較小,“摩周”級在與作戰艦艇編隊航行時不會過早被敵方發現,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

補給能力

日本“摩周”級補給艦日本“摩周”級補給艦

“摩周”級艦橋前為3座巨大的補給門架,每個門架左右各有2個補給站,中部的補給站負責千貨補給,前後兩座補給站負責液貨補給。補給站上方為多個巨大的存儲艙室。“摩周”級由於艦體尺寸及排水量增加,其裝載能力也有了巨大提高,總共可以裝載各種補給品近16000噸,是“十和田”級的2倍多,其中艦艇燃料10000噸,航空燃料650噸,彈藥450噸,滑油180噸,糧食、蔬菜等生活補給品1200噸,淡水850噸。艦橋前還專門留有一處空場,可以放置數十個標準貨櫃(可以是彈藥箱或醫療品艙)。如此大的補給能力使得1艘“摩周”級即可滿足一支“八八艦隊”所有艦隻長期在海上作戰時對燃料、彈藥、糧食及其它物品的補給需求。  

"摩周"級的彈藥庫布置在艦體中部靠前、中部乾貨補給站下方,自第2甲板至第4甲板,每層甲板各兩處,各層之間有升降機相通。彈藥庫下方為補給用燃料艙,兩側為雙層殼體設定的平衡水櫃和補給用淡水艙,它們可以對彈藥庫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除6座補給站外,艦上還設有4部吊車,主要用於錨地或並靠補給時吊裝各種乾貨及彈藥;艦體後部的大型直升機機庫及寬大的起降平台可以存放、起降日本海自的各型直升機,而且機庫中有較為完善的保養、維護設備,可使直升機常駐艦上,保證了直升機在海上長期執行任務的要求。此外,該艦還具有搭載MH-53E執行遠洋掃雷任務的能力,可作為海上掃雷編隊的旗艦,指揮整個掃雷編隊的海上作戰,同時為整支艦隊提供海上後勤及航空支援。

級上設有直升機機庫並具有搭載10噸級艦載直升機的能力,一般為SH-60J,載重量為5.5噸,因此具備相近的垂直補給能力。

“摩周”級可以滿足為10艘驅逐艦補充2次燃油及至少40天淡水和食品的保障需求。早在80年代初組建的"八八艦隊"中就已擁有了8架反潛直升機,它們除了使用載艦上所攜帶的數量有限的航空燃油外,還必須要依靠隨隊補給艦的及時補充。而隨著直升機母艦的開工建造,未來搭載直升機的數量會猛增到10架以上,對航空燃油的需求也將成倍增加。這就是為什麼“摩周”級的航空燃油攜帶量比第二代“十和田'級增加了1.5倍的原因所在。

武器、電子設備

作為非作戰艦艇早期的補給艦,很少會配備大量艦載武器。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反艦飛彈和高性能攻擊機的大量套用,不僅作戰艦艇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而且補給艦等對艦隊持續作戰有重要意義的輔助艦船也會成為敵方重點打擊目標。因此,80年代後,各國開始在補給艦上裝備各種防空火炮、防空飛彈及近防武器系統,以提高其戰場生存能力。  

“摩周”級級在艦首及艦尾各裝有一座"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並且是最新的Block 1B型,它在原1A型的基礎上增加了紅外搜尋跟蹤裝置,可提供24小時被動搜尋和多光譜探測、跟蹤能力,對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等目標具有更高的攔截能力。

Block1B型的最佳化炮管比1A型的M61A1炮管更長,更重。新系統通過簡化炮彈的散射模式和使用新型的炮口抑制系統提高了近防系統的射擊精度,並且可使用新型"增強毀滅性彈藥"。在發射初速不變的情況下,打擊目標時提高了近50%的貫穿動能。這樣,“摩周”級防空自衛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可以減少對護航艦艇的依賴,甚至還可作為整個艦艇編隊防空體系的一部分。此外,該級艦還可根據需要安裝多座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在電子設備方面,“摩周”級裝有基本的海上航行設備,如對海搜尋雷達、導航雷達、直升機引導雷達、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等。艦上還裝有簡易無線通信系統,可在艦內各個位置方便地進行無線通話聯繫。此外,艦上裝備了電子偵察系統及4座MK36干擾彈發射裝置,具有一定的電子戰能力。艦尾部還裝有1具拖曳式魚雷誘餌干擾裝置,以提高反魚雷能力。

結語

日本綜合補給艦的發展都經歷了從單一的油水補給艦到綜合補給艦的過程,並且由此使得日本開始具備了遠洋航行和作戰的能力。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大型水面作戰艦艇性能及數量的不斷增加,對綜合補給艦的性能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由此促使了性能更為完善的第三代綜合補給艦的產生。從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高速發展的情況看,日本很可能還會繼續建造更多、更好的補給艦,以便與未來的遠洋作戰戰略相適應。

各國海軍補給艦大盤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