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蒼山遠

日暮蒼山遠

《日暮蒼山遠》是唐·劉長卿作品,描繪了一幅風雪夜歸圖。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夜暮降臨,連綿的山巒在蒼茫的夜色中變得更加深遠。天氣寒冷,使這所簡陋的茅屋顯得更加清貧。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

基本信息

詩詞原文

【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

【作品】:逢雪宿芙蓉山

【內容】: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夜暮降臨,連綿的山巒在蒼茫的夜色中變得更加深遠。天氣寒冷,使這所簡陋的茅屋顯得更加清貧。半夜裡一陣犬吠聲把我驚醒,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

注釋譯文

日暮蒼山遠日暮蒼山遠

(1)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寧鄉境內。

(2)蒼山:青黑色的山。

(3)白屋: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復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6)貧:在這裡指少。

(5)吠:狗叫。

(6)夜歸:夜晚歸來。

詩詞鑑賞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日暮蒼山遠日暮蒼山遠

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對“歸”的理解上。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哪裡。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

作者簡介

日暮蒼山遠日暮蒼山遠
劉長卿(約公元709—780年)字文房,河間(今天的河北省河間縣)人。

唐玄宗天寶進士。

肅宗至德間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南巴尉,後返,旅居江浙。

代宗時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被誣再貶睦州司馬。

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後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鬱。

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細雨濕衣看不見 ,閒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過賈誼宅》)。五絕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但他的大部分詩內容單薄,境界狹窄,缺少變化,有字句雷同之感。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集10卷。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劉隨州詩集》(10卷詩,1卷文),《全唐詩》編錄其詩5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