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桿梁拱拜

基本情況

旗桿梁拱拜建在馬蓮鄉趙家口子北面的一座獨特小山上,占地面積約16650平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米。 拱拜南下一道平川與甘肅靜寧接壤,交通無阻,良田萬畝,村莊相接,炊煙百里;北靠大山,延綿起伏,直接六盤山脈。

地名來歷

鮮門歷代穆勒什德(導師)都能製造雨旗,每逢雷雨欲起便將雨旗懸掛,可阻雷雨於界外,使田禾免遭冰雹的襲擊,百掛百準無一不靈。因此山有固定旗桿,掛旗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故名旗桿梁。另有一說,據老人相傳清末年,某日突發雷雨至此山,烏雲滾滾,電閃雷鳴,未掛雨旗,幾個時辰後,烏雲徐徐上升,多人看見隨雲而起者有一條蛇狀大物甚奇臨地,見山頂猶如犁耕四道痕跡,眾人言之:“此物是龍無疑!”因而人們又稱此山為臥龍山。

前輩選址

旗桿梁拱拜地址經鮮門第五、六代兩位穆勒什德(導師)選定,並囑咐:在自力更生、不求外援的基礎上建修一座比鮮門其它拱拜都美觀、大方、實用的新拱拜。鮮門後裔及教徒謹遵先輩遺言,由第七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培禮(品清太爺)親自設計,於1990年農曆七月始建,1993年農曆九月落成。

建築簡介

拱拜有三道別具一格的門庭:其一,拱拜院內五亭一卷,琉璃瓦蓋頂,十二根明柱直立,四周磚木雕刻華麗,內外迎面牆壁阿文覆面。主亭內埋葬者是由淺岔拱拜遷來的第六代穆勒什德(導師)鮮玉貞(慈憫太爺)的遺骨,其妻黃氏遺骨葬於東亭,第七代穆勒什德(導師)鮮培禮(品清太爺)埋葬於主亭左側。其二,中院設在三門外、中門內,並分東西兩院各有住房、客廳相同。其三,前院在大門內、中門外,有宿客住房、飯廳、灶房分東西兩廂對稱而建。 大門兩側題著:“大世界中人為貴,小世界中心為貴。”“世界為人類而創造,真理為認識者存在。”中門內設屏風,上書:“一字懂百字懂,一字通百字通,一字動百字動,一字誠百字成。”三門兩側題有:“教道並重,真超皆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