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話劇《於無聲處》(1978)
故事情節
1978年,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業餘話劇隊創作、編排的話劇《於無聲處》成為了我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作品。1978年,經歷“文革”的浩劫,中國百廢待興,而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然受到禁錮。隨著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興起,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
話劇《於無聲處》猶如一聲驚雷,衝破禁錮,解放思想,不僅對於繁榮職工文藝創作、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起到了有效的引領作用,更在藝術領域、思想領域和社會領域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梅林和兒子歐陽平途經上海,來到老戰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過去曾誣陷梅林為叛徒,這次又得知歐陽平因收集“天安門詩抄”而成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幫”分子告密,歐陽平遭逮捕後,何是非的妻子、女兒堅決與何決裂。
作者介紹
宗福先,1947年2月生,祖籍江蘇常熟,生於重慶,中國電影編劇,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劇協第四屆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常委。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創作話劇《於無聲處》,與人合著話劇《血,總是熱的》獲全國優秀劇本獎。
《於無聲處》獲文化部、全國總工會特別嘉獎,電影文學劇本《血,總是熱的》(合作,已拍攝發行)獲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1983年全國優秀故事片獎。
創作歷程
作者:宗福先我是1973年進入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業餘小戲創作訓練班學習話劇劇本創作的。
我們的老師曲信先,是中國話劇奠基人熊佛西的親授弟子。在後來的幾年中,他把他從熊先生那裡學得的劇本創作的所有“獨門秘笈”都教給了我們。他講課特別生動又特別實用,而且完全結合實踐。每次上課他都會要求我們交作業:或者一個故事、或者一個片段、或者一個提綱甚至一個獨幕劇的劇本,他的講課就從點評我們的作業開始。他還把他的同學余秋雨、榮廣潤等請到工人文化宮為我們上課。我的同門師兄弟先後有賀國甫、汪天雲、賈鴻源、馬中駿、史美俊等等一一在以後的歲月里,在曲老師的率領下逐漸形成了一個市宮話劇創作群體,這是後話——那一段刻苦的、快樂的學習的日子,在我的記憶中是永遠不會磨滅的,它把我領進了話劇刨作的神聖的殿堂。我深深地沉浸其中。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我蒐集了許多素材,包括地下流傳的天安門詩抄,包括“文革”中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有些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例如,梅林的原型就是我一個同學的嬸嬸;歐陽平身上有我那位陌生朋友的影子,有當時被“四人幫”全國通緝的“小平頭”的素材,歐陽平給張春橋寄“揚眉劍出鞘”這個細節,則是我在劇本寫到一半時受到《人民日報》介紹的反“四人幫”的英雄韓愛民事跡的啟發寫出來的。至於一場“文革”暴露出多少何是非們叛徒的嘴臉?又考驗出多少堪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忠貞不貳的愛情?數不勝數!對於任何一個經歷過“文革”的人來說,都知道幾個這樣的故事,蒐集它們根本不困難(這大概也是話劇演出後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之一,說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事情),難的是如何把這些人物、故事與思想糅和到一個戲劇構架裡面。1978年3月我的老毛病哮喘再次嚴重發作,加上一次吊青黴素過敏引起窒息,又是幾番折騰。後來稍好一點,我就出院了,正好遇上一個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盛大的節日:那年的5月1日,許多被禁了多年的中國與世界的名著重新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銷售!我又正好病假,有充足的時間與其他許多書痴們一起天天排在新華書店門口等開門,搶購圖書。有多少種就買多少種,重複了也不怕,到門外可以交換你沒有的書。在這裡我買到了對於我彌足珍貴的兩本書:一本《曹禺選集》,一本《易卜生戲劇四種》。“文革”前期我偷偷地看過曹禺老師的《雷雨》,但是那時候還沒有學習寫戲,感觸不深。學習寫戲以後又看過《原野》,十分喜歡。這次重讀《雷雨》,再加上第一次讀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讀完以後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震撼!原來戲劇應當這么寫!於是,就在1978年的5月,我很快完成了《於無聲處》的大構思,就用了曹禺老師與易卜生先生的“三一律”。事後也有人評論《於無聲處》沿用“三一律”太老套,但是說實話,在1978年,對於我這么一個初學寫戲的業餘作者,“三一律”是當時我能見到的最好的戲劇創作手法。
而我從曹禺老師那裡學習到的、我自覺最重要的創作手法是如何構思人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雷雨》、《原野》里的人物與人物關係設定得多好!把這些人放到一個房間裡,不出人命是不可能的!任何兩個人碰在一起郡是戲!寫《於無聲處》的時候,我先畫了一張六角形的圖,六個點是梅林、歐陽平、何芸、何為、劉秀英、何是非,然後我在他們之間尋找連線——就是矛盾衝突與戲,當連線變得密密麻麻的時候,我知道,我可以動筆了,我可以寫出我心裡埋藏已久的那個1976年夏天的故事了。
寫這個戲我是一氣呵成,用了三個星期。當時哮喘還沒完全好,我就把噴霧器放在手邊,喘了噴一下,平息一點再接著寫。
寫完以後,我第一時間送到了市宮話劇表演班的導演蘇樂慈老師家,交給了她。因為我們市宮創作班寫完的劇本都是交給由她負責的表演班排練的。 沒有這個市宮話劇表演班,也許就沒有了搬上舞台的《於無聲處》。
宗福先與曹禺談《於無聲處》
宗福先:我在“文化大革命”前曾讀過曹禺老師的話劇《日出》,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偷偷讀了《雷雨》。這些作品給我很多啟發。我寫作《於無聲處》時從老前輩作家的作品,特別是從您的劇本中學習和借鑑了一些創作手法。這次來北京我能見到您感到很高興。我希望您能給我談談您的寫作經驗、學習方法,希望能得到您的幫助。曹禺:你別這么說。應當說你的《於無聲處》給了我很多啟發。你談到曾從我的劇本中學到一些創作手法,我感到很慚愧。其實,我也是從我的前輩作家的作品中學了一些東西,應當說是前人教我的。我和你走的路子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寫作要從生活出發,對生活要有真情實感。我生活在;日社會的時間很長,對舊社會的妖魔鬼怪是恨透了的,因此我寫了《雷雨》。你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對林彪、“四人幫” 這一群叛徒、特務、披著黨員外衣的惡狼是恨透了的,因此你寫了《於無聲處》,我們都是在生活中有感而發的。
宗福先:希望兩位老師先對我的劇本提提意見。
曹禺:你的劇本寫得好。在劇本中我最感興趣的人物是何為,這個人物寫得最生動。何為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他在“四人幫”橫行時期形成了一種憤世嫉俗的性格,他“看破紅塵”,但又不是逍遙派,他是要革命的。他嘻笑怒罵,正話反說,語言很典型。譬如他說:“說我埋頭鑽業務,想成名成家,走白專道路……算了!我走白痴道路,當個大傻瓜,行了吧?”又如他說的“鉗口術”,“把每人的上下嘴唇打兩眼兒,鉛絲一穿,一擰……”,這些語言非常強烈地表現了對“四人幫”的不滿和譴責。何為是這個時期某種類型人物的一個代表。
宗福先:我寫的劇本最初一些地方舞台感覺不強,是導演和演員在排演時幫我作了不少修改。我開始是學習寫小說。小說的寫法與戲不一樣,所以剛寫出劇本來,不少同志提出主要的毛病是在舞台上動不起來。
曹禺:人物是要靠語言和一定的動作來塑造的。你寫何是非這個人物也抓住了他的特點。這個人大可怕了,為了自己,把什麼都賣了。他講的是最革命的詞句,其實是最大的流氓,這正是“四人幫”的特點。當然,這個人物的面目還可以寫得更清楚一點。那天我問過你,何是非在粉碎“四人幫”後的今天會怎樣表現呢?你說他會痛哭流涕地“揭發”唐有才。可見你對這種人物還是看得很透的。形象的深刻性也在這裡。你這個戲的結尾也很好,寓意較深。他的老婆、兒子、女兒都反對他,離開了他。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恐懼萬分地伏在桌上。結尾一聲驚雷安排得非常出色。宗福先:是的。完全看得出來有一些人為的痕跡。有的地方想到了好的場面與人物,但沒有仔細推敲。也許作為一個場面還是可以的,但放到整個戲裡頭就不舒服了。如劉秀英與何是非的一場戲,寫的時候還是滿順的。劉秀英要求何是非不要再害歐陽平,感情是寫出來了,但放在整個戲裡一看,人們會問:為什麼她在九年前不說?人工的痕跡太重。何菩的毛病也很明顯,為了要她在九個鐘頭內轉變過來,對她的起點、轉變的層次都沒寫清楚。這樣的人物在生活中是存在的,但戲裡的處理卻很勉強。還有,劉秀英下樓來老是說有鬼,可是她卻不說出何是非出賣歐陽平、梅林的事。何芸告訴她爸爸,追捕的就是歐陽平,觀眾這時確實是提心弔膽的,但也有人工痕跡。歐陽平欲走又留,戲劇效果是有了,但分析起來也不夠合理。
曹禺:關於戲劇情節合理的問題,我覺得不能理解得太狹窄,它也有一定的限度。都要求那么合理,就難辦了。
宗福先:說起來好像是“歷史的誤會”。有一次我寫了一部小說,請一位作家看了,認為我語言還有可取之處,但結構不行,組織故事的能力差。所以我很想學習。正好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舉辦了業餘小戲創作學習班,我就參加了。聽課,寫戲,大家的勁頭很足。我一個多月寫了四個劇本。他們看我的勁頭很足,就吸收我參加了工人文化宮的業餘創作組。這幾年我也進行了一些其他形式創作的嘗試,比較下來,戲的結構是最難的,很不好掌握。所以,想請曹禺老師給我講一講怎么寫戲,這是我最需要的。
曹禺:哎,這可難了,我也說不好。戲劇的結構是非常之難的。這一點要學習前輩的名著,也要學習傳統的戲曲作品。我們中國戲曲的編劇水平很高。京劇《烏龍院》宋江要殺閻婆惜,眼看要殺了,可是戲裡還不馬上殺,還翻來覆去地這么搞、那么翻,把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寫足了,把人物性格寫透了,這才殺她,真是寫得太好了。《楊門女將》、《白蛇傳》(有的版本)也是這樣。多看些好劇本,要反覆看,研究人家的劇本好在哪裡,為什麼會吸引我,怎么下功夫的。寫戲是“出汗的藝術”,不出汗,不下苦功夫,就寫不出好戲來。
拿我的習慣來說,在寫戲的時候,我對戲的結尾是捉摸得比較明確的,往往寫頭一步的時候,對最後一步是個什麼樣子都有個比較清楚的考慮。這樣,戲就不模糊了。我寫戲常常不按次序寫。
曹禺:哪段想好了就寫哪段,怎么順利就怎么寫。這段能表現我的思想,就寫這段,那段能表現某個人物,就寫那段。總之,醞釀最成熟的地方可以先寫,然後結構起來。我常常不是一氣呵成的,當然,也有幾個戲是一氣呵成的。總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寫法,別人也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
曹禺:寫戲不需要什麼框框,要從具體的人物、具體的形象出發。
宗福先:請您談談,您在寫戲時是怎樣寫好人物的?
曹禺:要寫好人物有很多因素,不過最重要的是對他們熟悉和了解。要常觀察,常思考。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人物,那么,這些人物的語言、動作有什麼特點,在發生某種事的時候,他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每天可記在筆記里。看多了,想多了,人物就成形了。到時候逼你非寫不可時,就能比較順利地寫出來了。至於說有什麼絕招,我沒有,也不相信誰有。生活積累很重要,多看創作也很重要。看十本再好的“編劇法”,可能不頂一部好劇本給你的教益大。當然主要還是多實踐。理論是需要的,是為了指導實踐,不能把理論變成自己頭腦里的框框。還是要從生活出發,同時注意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沒有一定的欣賞水平,就不會比較、鑑別、吸取別人作品中的好處,分析自己作品中的缺點。總之要多看、多讀、多練。你看過哪些書? 宗福先:小說看了一些,外國文學名著看得多點,劇本看得少一些。
曹禺:古今中外有不少好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我老是愛說莎士比亞,一定要讀。所謂“四大悲劇”,起碼有一兩個很值得學習。你讀讀莫里哀的作品怎么樣?中國現在缺少好的喜劇。另外,要多看戲,可以提高你的舞台感覺。看戲也不能老看話劇,這樣會有局限。各個劇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精彩的東西。最近在北京演出的川劇《打神》,吉劇《包公賠情》,寫得真好。
我還主張多看小說,它可以幫助我們用簡練的手法把人物刻畫出來,把動人的故事講出來。如《聊齋志異》中的短篇至多不過二三千字,但人物、故事寫得很清楚,蒲松齡掌握文字的能力確實好。《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我小時候沒事成天讀,對我幫助很大。中國的詩詞對豐富語言的表現能力,也很有好處。《天安門詩抄》中有許多好詩詞值得背一背。
一個作家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我覺得你要讀點歷史、文學史;也要了解外國的文學,但更重要的是認識中國的文學傳統,我們都是從這個傳統出來的。當然這種學習要變成自己的東西,要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借鑑不等於模仿,模仿是最沒有出息的。你現在不宜單打一,戲、小說、散文、詩都可以寫一寫。最好還要學會一門外語。
曹禺:《雷雨》修改後出了一個版本,很糟。一個人應不悔舊作。已經寫成了,就讓觀眾去鑑定吧!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改了這點就牽動了那點。當然,想成熟了也可以作些修改,但無止無休地改,不是辦法。自己存在的問題可在以後的創作中注意改進。
你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我相信你不會被一片讚揚聲所淹沒。盛名之下,其實是很大的累贅,弄不好就會成為包袱,使你今後寫戲困難。
二、電影《於無聲處》(1979)
基本信息
片名:於無聲處上映:1979年
色彩:彩色
片長:2540米
語言:漢語國語
類型:劇情片
主創人員
導演:魯韌編劇:宗福先
攝影:張元民 計鴻生
錄音:馮德耀
美工:仲永清
作曲:呂其明
剪輯:陳惠芳
化妝:達旭 周美華
服裝:程映雪
道具:王壽南
照明:郭金海
繪景:莊繼光
幻燈:葉景明
布景製作:劉嘉良
副導演:吳貽弓 達式彪
特技設計:秦孝成
特技攝影:周浩斐
製片:史懷友
獨唱:靳小才
演奏:上海電影樂團
指揮:王永吉
演出:上海工人文化宮業餘話劇隊
主要演員
張孝中.... 歐陽平楊寶齡.... 梅林
朱玉雯.... 何芸
馮廣泉.... 何為
潘麗娟.... 劉秀英
趙樹森.... 何是非
內容提要
本片根據同名話劇改編;一九七六年初夏,遭受“四人幫”殘酷迫害的老幹部梅林和她的兒子歐陽平,途經老戰友何家,何是非的女兒何芸發現等了九年的朋友歐陽平正是散發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總理待集全國通緝的“重大現行反革命”……影片揭示了一場生與死、正義與邪惡的搏鬥。
劇情簡介
一九七六年夏,遭受“四人幫”殘酷迫害的老幹部梅林和她的兒子歐陽平途經上海,來到九年未通音訊的老戰友何是非家。何是非在“文化大革命”中,為了向上爬,曾向“四人幫”寫假旁證,把戰爭年代的救命恩人梅林,誣陷為叛徒。他對梅林母子的到來極為不快,怕自己卑鄙的面目被暴露,想方設法把他們趕走。
何的女兒何芸是歐陽平的女朋友,她看到自己幾年來深深思念的歐陽平,十分高興,但當她知道歐陽平因為收集整理倬念周總理的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已成為全國搜捕的反革命時,內心極為痛苦。何是非卻利用這一情況,急忙向“四人幫”告密。身患晚期肝癌的梅林,面對此種處境,不以疾病為念,而是鼓勵歐陽平到監獄裡、法庭上,去跟他們作一場最後的鬥爭。
何是非的愛人劉秀英曾因無意中發現丈夫把梅林誣陷為叛徒的假旁證,幾年來一直處於難言的痛苦之中。這時,她親眼看到梅林母子受到的殘酷迫害,又見丈夫再次告密,便鼓起勇氣,當眾揭發了何是非。
何芸在歐陽平遭逮捕的時刻,毅然和父親決裂,勇敢地與歐陽平站在一起,攜手對敵。劉秀英和兒子何為也都離開了何是非這個革命隊伍中的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