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樓街道

於樓街道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於樓街道,辦事處駐築路公司,人口2.18萬人,面積12.00平方千米,轄11個社區居委會:築路、晨曦、花園、技校、商業、永盛、宏運、建二、杏林、興一、建一。

基本信息

區情概況

198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興隆台區正式成立,盤錦市和遼河油田兩大機關均坐落在興隆台區,全區下轄18個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194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人(2004年),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人民政府駐石油大街,郵編:124010。行政區劃代碼:211103。區號:0427。拼音:XinglongtaiQu。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興隆台境內地勢平坦。

氣候特點

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委分明,年平均氣溫8.6℃,無霜期17天,年平均降雨量627毫米,年日照時間在2700小時以上。

水文狀況

興隆台境內河系發達,坑塘星羅棋布,有適於淡水養殖水面近300公頃。

自然資源

興隆台區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現有耕地6557公頃,年產糧食4.2萬噸。境內河系發達,坑塘星羅棋布,有適於淡水養殖水面近300公頃。優越的地理位置、廣闊的發展空間,為興隆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地名由來

公元1644年,即明朝崇禎16年,明朝滅亡。當時境內有一處烽火台屢遭風雨侵蝕,又因年久失修,便出現了大窟窿,附近百姓就稱這裡為窟窿台。

1861年,即鹹豐11年,因為“窟窿台”,有“破落”、“虧損”、“敗家”、“賠空”等不吉之意,由附近屯中首戶劉老禹倡儀,並在鄉鄰中公決,改名為“興隆台”。為慶祝更名,村民們還請來戲班子,搭台唱戲3日。

1990年,盤錦市有關部門又在興隆台區莊林路東,重建了烽火台。

歷史沿革

2000年,興隆台區轄16個街道、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40868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創新街道46808振興街道43515興隆街道51784渤海街道34990新工街道23104於樓街道21770友誼街道12916曙光街道23884歡喜街道14891平安街道16277新生街道13968紅村街道4695高升街道9113沈采街道14406錦采街道10093茨采街道6928渤海鄉37104興隆鄉22440。

2001年,興隆台區轄:興隆街道辦事處、振興街道辦事處、新工街道辦事處、渤海街道辦事處、平安街道辦事處、歡喜街道辦事處、錦采街道辦事處、新生街道辦事處、友誼街道辦事處、曙光街道辦事處、高升街道辦事處、沈采街道辦事處、茨采街道辦事處、於樓街道辦事處、紅村街道辦事處、渤海鄉、興隆鄉。

2002年2月4日遼政[2002]36號檔案批覆:撤銷渤海鄉,設立興海街道辦事處;撤銷興隆鄉,設立興盛街道辦事處。調整後,興隆台區轄18個街道辦事處,即振興、興隆、渤海、新工、於樓、高升、曙光、友誼、紅村、平安、新生、歡喜、沈采、茨采、錦采、興海、興盛、創新;共有10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5個村民委員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