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學中醫難,學傷寒尤難!能夠在臨床中“效如桴鼓”地運用經方。可謂難之又難!
“四大名醫”孔伯華先生在北平國醫學院傳道授徒時,即提出“綱舉目張,一目了然”的中醫教育思想。筆者學醫之初,有幸拜入孔伯華先生之子、京城名醫孔少華先生門下。在孔少華先生仙逝之後,筆者一直在尋找“執簡馭繁,唯求療效,一通百通用傷寒”的現代經方臨床家。
編輯推薦
經方大師胡希恕: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傷寒大家劉渡舟:方與證乃是傷寒學的關鍵
中醫火神范中林:善甩經方,六經辨證,常獲捷效
中醫名家任應秋教授:
“我看到過一些有經驗的老先生,使用經方的療效都非常好,其關鍵還是‘方證相合’。”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馮世綸教授:
“歷代運用經方或時方的名醫,雖然學術體系各異,但都能套用其方藥治好疾病,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暗合‘方證對應’。”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教授:
“對經方派中醫來說,‘方證相應’永遠是臨證始終追求的最高境界。”
目錄
第一部分方證相對:執簡馭繁,以應無窮之變
第一節傷寒辨證論治五步
連結劉渡舟談“方證相對論”
黃煌論“方證相應說”
第二節六經多綱:如何抓準、抓全基礎“病機”
一、辨六經
辨太陽病(表陽證)
辨少陰病(表陰證)
辨陽明病(里陽證)
辨太陰病(里陰證)
辨少陽病(半陽證)
辨厥陰病(半陰證)
二、辨多綱
辨表證、半表半里證、里證
辨熱證
辨寒證
辨實證、虛證
辨熱實證
辨熱虛(陰虛)證
辨寒實證
辨寒虛(陽虛)證
辨風證
辨燥證
辨津液虧虛證
辨濕證
辨水停證
辨飲證
辨痰證
辨氣滯證
辨血瘀證
辨氣虛證
辨血虛證
第三節從“六經多綱”到“方證(藥證)相對”
一、傷寒論《方證相對表解》
表證:表陽(太陽)/表陰(少陰)
表證+里證之水飲
里陽/陽明
里陰/太陰(溫中祛飲類)
半表半里:少陽(半陽)厥陰(半陰)
二、六經組合
太陽+陽明
太陽+少陽
表證(太陽或少陰)+太陰
陽明+太陰
少陽+陽明
第四節“三大傷寒名家”胡希恕、劉渡舟、范中林醫案例解
火神派范中林麻黃湯、桂枝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桂枝湯加附子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麻黃附子甘草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大承氣湯醫案
傷寒家劉渡舟瓜蒂散醫案
傷寒家劉渡舟白虎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四逆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小柴胡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烏梅丸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半夏瀉心湯醫案
傷寒家劉渡舟桃核承氣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五苓散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大陷胸湯醫案
傷寒家劉渡舟茵陳蒿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桂枝附子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梔子豉湯醫案
火神派范中林小建中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炙甘草湯醫案
傷寒家胡希恕葛根黃芩黃連湯醫案
第二部分“張仲景醫案’’辨證論治解析
第一節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起1條迄30條)
第二節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起31條迄127條)
第三節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起128條迄178條)
第四節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起179條迄262條)
第五節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起263條迄272條)
第六節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起273條迄280條)
第七節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起281條迄325條)
咽痛
下利
第八節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起326條迄381條)
厥
下利
嘔
噦
第九節辨霍亂病脈證並治(起382條迄391條)
第十節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起392條迄398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