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和特徵
中國戰國時期齊、燕、秦三國的通行貨幣中有方孔的圓錢。齊國的錢正面有內外郭,背面為平背,分大、中、小 3種。最大者為“六化”,或釋為“六刀”,直徑約為 3.4厘米,重 8克左右。其次為“四化”,直徑約為3厘米,重5克左右。最小者為“化”,直徑為2厘米左右,重 1.1~2克。錢文屬戰國書體。近幾十年來,山東濟南、 青島、 博興等地都曾出土過這類圓錢,有時也和齊刀同出,故為戰國齊錢無疑。前人有的以為這種圓錢為漢武帝時益地所造,顯然是不對的。齊行圓錢可能在戰國晚期,鑄造量較小,因此傳世品或出土品都比齊刀少得多。清代陳介祺的藏品中有齊圓錢的石范和銅質范母。近年在青島又發現有鑄“六化”的銅範。燕的圓錢也分大、中、小三種。大者為“明”,徑2.8厘米。其次為“明刀”,徑約2.5厘米,重3克左右。最小者為“一刀”,徑約 1.8厘米,重1~2克左右。前兩種錢無內外郭,而“一刀”有之。三種錢皆平背。“明”、“明刀”的數量極少,最多者為“一刀”。近幾十年來,遼寧省遼陽、義縣、旅順以及河北省灤平、內蒙古赤峰等地都出土過“一刀”,有時一次出土達百枚以上,常和刀幣、小方足布同出,表明其通行年代當在戰國晚期。 遼陽等地的“一刀” 也和西漢小半兩同出,說明個別地區西漢時仍能通用。內蒙古喀沁旗曾發現有鉛質的“一刀”母範,當時用它來複製泥范,可見有些“一刀”是用泥范鑄造而成的。秦的圓錢有“兩甾”,無內郭,正反面有周郭,徑約3.1厘米,重約5克。
出土文物
秦制一兩為二十四銖,六銖為一甾,兩甾即半兩,這種錢在陝西省、四川省都有出土,唯數量極少。秦後來將錢文上的“兩甾”改為“半兩”,時間似在戰國末年。屬於這一時期的秦墓常有出土,錢的形制和“兩甾”無異,唯其有的錢比 “兩甾”大,重達 6、7克。還有兩種錢可能也是秦國所造。一為“文信”,無內外郭,面有四曲文,錢文書體具有戰國文字的特點。前人有的以為此錢是呂不韋所造,因不韋曾封為文信侯。此外,《史記》說不韋封地在洛陽,而1955年,洛陽東周王城遺址曾出土石質“文信”錢範一方。從這些情況看,“文信”有可能是呂不韋所鑄。還有一種為“長安”,較特殊之處是錢文的“長”在穿之右,“安”在穿下。此錢年代應在漢以前,但其具體的鑄地和年代都難以推斷。這兩種錢都很稀少,僅陝西省鹹陽的西漢墓中出過一枚“文信”。
關於方孔圓錢形制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1,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2,與加工方式有關,古人在加工時將很多的錢串在方形的長棍上,就可以同時加工外緣,提高了加工效率。
古人又將方孔圓錢稱為孔方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