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鎮靠山梆子的由來
梆子戲科班出身的李中山自幼隨師跟班學藝,後自組戲班,常年帶著徒弟們四處奔波以唱梆子戲餬口,過著“戲唱到哪哪裡就是家”的日子。一次,李中山帶領20多名戲員,用三輪車推著數十口裝滿戲服、鑼鼓家什的大口木箱浩浩蕩蕩轉唱魯東南,途經方城鎮中西蔣村村北“混元老祖廟”,碎石塊壘砌的老廟占地約5畝,老廟圍牆內滿是參天大樹,大殿四梁八柱,殿中供奉泥制混元老祖塑像,塑像兩旁有泥塑小童。廟內除大殿外分立有財神殿、八仙殿、三光殿等總計6座殿堂。這座廟主要是中西蔣村及其周邊村鎮村民們祭拜祈福的場所。
此前,李中山帶領戲員們四處賣唱,風餐露宿,常年奔波的戲員們都想有個落腳的地。眼前現成的廟堂,正好遮風避雨。於是,李中山便和村里管事的掌故交涉,一眾戲員便住進了“混元老祖廟”。
之後的一段時間,李中山通過走訪發現,魯東南地區地方戲曲劇種較少,村民們對文化娛樂生活有著迫切的需求,梆子戲頭唱試唱便博得了中西蔣村民們陣陣喝彩,連聲叫好稱絕,此後的演出幾乎場場爆滿。於是,這更加堅定了戲員們“把家安在中西蔣”的想法,最後李中山敲定安居中西蔣村。就這樣,戲員們以“混元老祖廟”為家一住就是3年。
當時,廟裡有一個大鐘,撞一下鐘聲能傳到25里外,周邊村里人一聽中西蔣村廟堂里住進了梆子戲班,無論戲班唱不唱,都要趕過來瞅上幾眼,權當湊熱鬧。於是,廟堂從祭拜祈福的場所搖身一變成為鄉土民眾尋找快樂的地方。
一兩年內,梆子戲很快以中西蔣村為中心向周邊村鎮輻射,戲班也逐漸培養起了一大批忠實的梆子戲聽眾。秋收後賦閒在家的莊戶人家,文娛活動匱乏,除了聽人唱戲外有村民開始跟著戲員們哼唱幾句,學戲的想法開始萌生。
1946年,解放軍把“混元老祖廟”的大鐘拆下熔煉成子彈。1947年,國民黨軍來到中西蔣村,把廟內6座殿堂的泥塑神像都推倒毀壞了,圍牆也拆了,把石頭搬到祊河南岸修砌了碉堡。就這樣,中西蔣村“混元老祖廟”風塵落土。說起梆子戲,上了年紀的老戲骨仍然對“混元老祖廟”充滿了感情。
時至今日,關於梆子戲戲種的起源,中西蔣村里人不知道,但是他們堅信方城鎮靠山梆子戲由李中山及其所帶領的戲員們所傳入。
藝術特色
方城鎮靠山梆子與魯南地區的柳琴戲、弦子戲、平調等一樣,表演的動作粗獷、架式誇張。
舉例說,黑臉張飛出場時,雙手舉過頭頂,五指分開。推圈走場時右手揮力推圈,左臂隨著推圈的右手有節奏地擺動。表現人物急躁、憤怒的情緒時,吹鬍子瞪眼睛、晃膀子、跺腳甩胳膊等,擺出豹頭環眼之態、兇猛驍勇之相。
方城鎮靠山梆子在板式運用上,一種是單一板式的套用,根據劇目中人物性格和劇情,選用一種基本板式形成獨立唱段,這主要用於情緒比較單一的唱詞。除此外,則是通過不同板式有機組合和轉接,節奏明顯變化、鏇律對比鮮明的大段成套唱腔。唱腔音樂屬於板式變化體,各種板式都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花腔多、甩腔多,甩腔最後多落在“啊”音上,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唱腔優美,激情高亢。行當以紅臉、黑臉為主要腳色,舞台上洋溢著雄渾、豪放的陽剛之美。
方城鎮梆子戲以描寫歷史事件為主,主要反映政治暗鬥、軍事爭端,表現不同歷史時期當權時局、戰亂戍邊、英雄人物等情況,其中尤以征戰、袍帶戲的內容居多。
歷史沿革
《山東地方戲曲音樂》中記載:“清乾隆之前,《靠山梆》已成立劇社演出,到清乾隆年間(1785年左右)有自稱老道人的曹合泰到沂蒙的中西蔣傳授,並經常傳唱一些民間曲調,梆子腔、柳子腔,演出揉進民間吹打、說唱、音樂等。這就是費縣靠山梆(溜山梆)劇團的前身。”
過去,老戲員們主要用“大本腔”演唱,旦角尾音翻高,後來隨著這一帶戲員們喜好的不同逐漸變化,主要用“二本腔”演唱。也出現有用“大本嗓”吐字,“二本嗓”甩腔。其中,淨行的發音帶沙音和炸音,唱腔粗獷奔放。女聲各行當都採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演唱方法,發音多用口腔共鳴,聲音圓潤、音域寬廣。
梆子戲班紮根中西蔣村後,自成門派,很快在魯東南一帶唱出了名頭。為了讓本派梆子戲有序發展,李中山和戲員們商量,以“福”、“貴”、“常”、“春”四字為順序給戲班定名,第一代戲班即李中山掌門,稱“福”字班,其子李志祥為“貴”字班……發展到“春”字班,方城鎮靠山梆子戲在魯東南便已衰落,難以維持。
傳統劇目
《單刀會》、《海潮珠》、《對花槍》、《穆桂英征東》、《羅成叫關》、《狀元譜》、《貴妃醉酒》、《大回朝》、《白蛇傳》、《三打白骨精》《三國》等200多場劇目。
相關信息
《費縣簡志》中記載:“流行於費縣境內的劇種有溜山梆、豫劇、柳琴、京劇、呂劇等,以溜山梆最為著名,溜山梆又名靠山梆,主要流行費蒙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