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民族民間藝術項目中,讓人擔憂的是近90%的已瀕臨失傳。保護民間藝術,不僅迫在眉睫,刻不容緩,而且任重而道遠。文化遺產一旦消失將不可再生,而我們過去並沒有好好地去認識它、保護它。無數珍稀罕見的民俗技藝和民間文藝伴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銷聲匿跡,經典民間文藝隨著它們生存土壤的破壞和文化生態的變遷而日漸式微,許多民俗文化和民間文化遺產還沒有來得及記錄就悄然遠我們而去。
新鄉市榮寶齋蘇繡生活館正是在這樣一種非常窘迫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該館的創辦人胡新義可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者,他對中國的民間手工藝術由衷的喜愛,當看到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存在著“人走技消”,“人死藝亡”的現象,胡新義感到無比痛心,並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非遺產業做點事情。
全國非遺手工藝術相對而言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完善的保護體系,尚未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如果將這些非遺手工藝術精品匯總在一起,成立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館,將這些即將斷裂的民間工藝有序連線起來,集中在在一起,讓人們對非遺文化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對非遺的保護會更加有利一些。胡新義非常深刻的認識到:保護非遺文化刻不容緩,不能什麼事情都等著國家來保護,作為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自己的文化。胡新義的足跡遍布了全國的大街小巷,拜訪了全國近百位民間藝人,胡新義的想法受到了工藝大師的認可與支持,工藝大師的鼓勵猶如一劑強心針不斷鼓舞著將這一想法變成現實。
經2年的精心準備,一個匯集了全國非遺藝術精品的藝術館終於誕生了,如今當您來到榮寶齋非物質文化遺產珍寶館,如置身於一所藝術殿堂,這裡匯集了來自全國百餘位工藝大師的經典之作,件件器物均純手工製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精工細作的蘇繡,神態祥和的木雕佛像、巧奪天工的德化瓷雕、溫潤靈氣的壽山石雕、惟妙惟肖的惠山泥人等等。對胡新義而言,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
好的藝術品要有好的銷售渠道,為了更好的服務市場,滿足當下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該館的最大特點就是“私家定製”,推行“一對一”的專屬服務,由全國工藝大師為您量身定製你所中意的文化禮品。為了與市場緊密結合,使之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胡新義目前已與全國數百家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這些企業定製符合他們企業文化的商務禮品。
然而要通過這些途徑還遠遠不夠,目前胡新義已為此項事業相繼投入數百萬。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挽救中國的民間藝術,中國的民間文化需要我們共同攜手締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遠沒有我想像的那么容易,這項工程絕不亞於三峽小浪底,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們幾代人付出努力”胡新義如是說“對於民間手工藝而言,進入市場尋求發展將是一條必然之路。政府的扶持、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民間資本的介入和推動,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新鄉市榮寶齋蘇繡生活館與我們河南新鄭黃帝祭祖也有著不解之緣,2009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間,新鄉市榮寶齋蘇繡生活館將一幅由我國蘇繡大師王信賀女士繡制的團團圓圓贈予給前來參加拜祖大典的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夫人陳萬水。受到了宋主席的高度評價。據悉雙面繡《團團圓圓》是王信賀根據我國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為原型,歷經3個月繡制完成的。表現了兩岸同胞期盼兩岸統一,渴望兩岸團圓的美好願望。
新鄉市榮寶齋蘇繡生活館旗下的工藝大師非常願意通過黃帝基金會將他們的藝術精品以慈善拍賣會的形式拍賣出去,一來可以讓海外遊子了解中國民間工藝的博大精深,同時可以為基金會慈善事業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目前蘇繡大師王信賀已經表態要通過黃帝故里基金會拍賣自己藝術生涯的經典之作:寫楊貴妃在華清池洗浴奢華場面的《華清浴妃圖》;西方油畫經典與中國刺繡藝術結合的《蒙娜麗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繡制的主旋律巨作《開國大典》這三幅經典之作花費了王信賀近10年的時間。這三幅作品代表了我國刺繡藝術的最高水準。
目前,民間藝術仍然無法改變其自生自滅的傳統狀態,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培育出一個理想的買方市場,讓有實力的中國人、有興趣的國際友人收藏藝術家們的作品。我們也希望吸引各方資金打造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條來,只有這樣中國的民族產業才能永續傳承下去。實際上,充滿民族特色的民間藝術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收藏。收藏擺放民間藝術品甚至成為許多都市白領、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家、文化人士的生活時尚。
總之,中國民間文化就是中華民族情感的載體,是中國民族文化的源頭與根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民間藝術家的保護,只有得到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資金上得到有力補助,再加上文化部門的正確引導,全社會的積極參與,才能得以真正落實,讓民間藝術永續傳承,不斷發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