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邑村委會

新邑村委會

新邑村委會,該行政村隸屬 大理市 銀橋鎮,距 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鄉(鎮)道路為 彈石 路,交通方便,距大理古城6 公里。東鄰洱海 ,南鄰大理古城 ,西鄰蒼山 ,北鄰灣橋 。轄11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863 戶,有鄉村人口3863 人,其中農業人口 3863 人,勞動力 2316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45 人。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 大理市 銀橋鎮,距 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鄉(鎮)道路為 彈石 路,交通方便,距大理古城6 公里。東鄰洱海 ,南鄰大理古城 ,西鄰蒼山 ,北鄰灣橋 。轄11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863 戶,有鄉村人口3863 人,其中農業人口 3863 人,勞動力 2316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45 人。

全村國土面積 2.09 平方公里,海拔 2100 米,年平均氣溫15.4 ℃,年降水量860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蠶豆、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753.04 畝,人均耕地 0.73 畝,林地 303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5364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948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農業,加工 為主。

新邑村委會遠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53.04 畝(其中:水田2753.04 畝,人均耕地 0.73 畝,主要種植 水稻,包穀 等作物;擁有林地 303 畝,水面面積 85 畝。

新邑村委會洱海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 全村有 839 戶通自來水。有852 戶通電,有 73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841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 %、84 %和 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694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523 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 路;進村道路為硬化 其他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39 輛,拖拉機 18 輛,機車 82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753.04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53.04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73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85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90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全村有5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5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5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5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5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有 41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37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73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新邑村委會村內道路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5364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653 萬元,占總收入的 %;畜牧業收入 134 萬元,占總收入的4.2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545 頭,肉牛 53 頭,);第二、三產業收入 14577 萬元,占總收入的 94 %;工資性收入 454 萬元,占總收入的2.9 %。農民人均純收入 3948 元,農民收入以 農業,加工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454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10 人(占勞動力的4.6 %),在省內務工 394 人,到省外務工 316 人。

新邑村委會農田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863 戶,共鄉村人口 3863 人,其中男性 1927 人,女性 1936 人。其中農業人口 3863 人,勞動力 2316 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 族 白族3668 人,其他民族 102 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3655 人,參合率 95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2 所,距離 鎮中學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14 人,其中小學生263 人,中學生251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5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新邑村委會校園

人文地理

本村以白族為主,金花,阿鵬能歌會舞。
地處:背靠蒼山,面臨洱海。在西城尾自然村有三陽城遺址

新邑村委會文化活動

新農村建設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中央、省、州、市、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關精神,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打牢農業基礎地位,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橡塑生產規模,改造傳統技術,打造橡塑新品牌,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精神文明和基層組織建設,使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新邑村委會建房中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普遍存在觀念保守,加快發展的意識不強。集體經濟薄弱,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很難從物質條件上為民眾生產生活提供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較差,村級道路質量較差,路面坎坷,垃圾亂倒,污水亂排,一到雨季,車輛行人行走艱難,農田機耕道路、水利設施建設滯後。農業有發展,但管理水平較低,結構調整力度不足,加工工業有較好的基礎,由於缺乏改造資金,技術比較落後,沒有形成規模,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效益不高,同時有些經營戶輪胎亂堆亂放,影響村內的交通、衛生環境,並存在較大的火災隱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打牢農業基礎地位,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橡塑生產規模,改造傳統技術,打造橡塑新品牌,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精神文明和基層組織建設,使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