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賓清永陵

新賓清永陵

新賓清永陵,滿語稱“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是最早的清代陵寢,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原名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也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群。它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和滿族藝術風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新賓清永陵新賓清永陵

概況

永陵,滿語稱“恩特和莫蒙安”,是大清皇帝愛新覺羅氏族的祖陵,是最早的清代陵寢,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原名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永陵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的西北一公里處,前臨蘇子河,後倚啟運山,占地一萬平方米。這裡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衣冠冢)、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伯父禮敦和叔父塔察偏古以及他們的福晉等。從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永陵是著名的清初關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坐落在瀋陽的福陵昭陵)。也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群。它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和滿族藝術風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陵寢建設歷史

清永陵初為曾祖福滿的家族墓地,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 清天聰八年(1634年)稱興京陵。 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敕封先祖墓地為興京陵,追封四祖為王。 1648年清世祖福臨為四王追尊帝號。 1651年將陵山敕封為“啟運山”。 1653年福臨首次對清永陵進行改擴建,建造了啟運殿和各門、院牆及懸山式升龍袖壁。 1655年建肇、興二祖神功聖德碑。 1659年改興京陵為永陵。 1661年建景、顯二祖神功聖德碑,同年建成4座碑亭。 康熙十五年(1676年)啟運殿、配殿、四碑亭、啟運門、正紅門更換青瓦為黃琉璃瓦。至此,清永陵的建築格局和建築規模基本定型。

陵寢規制沿革及維修保護史

清永陵初創時十分簡陋,並無殿堂門牆,自清順治、康熙兩代的改擴建工程,規模和格局日趨完善,形成神路、前朝後寢和三進院落等皇家陵寢規制。 清永陵同清福陵、清昭陵的改擴建工程幾乎同步進行,但清朝獨對清永陵的改擴建工程作了嚴格區分,不設石牌坊、石象生、陵園城牆、月牙城、明樓、石五供、二柱門、大寶頂及地宮,這是因為清永陵中所葬人物生前都沒有真正做過皇帝,他們的帝號及皇家陵寢的地位是清朝的追尊,基於禮制和尊重歷史的原因,才形成了清永陵既具有皇家陵寢的格局又不同於其他皇家陵寢的特殊規制。這種特殊規制歷經有清一代近300多年的數十次維修工程沒有變化,始終如一。 順治十三年(1656年)清朝在清永陵紅牆外15公里設紅樁,紅樁外7公里設白樁,白樁外5公里設青樁,規定:“紅樁之內,寸草為重。白樁之內,禁止樵採。青樁之內,禁止燒造”。將陵寢方圓30公里內劃為皇陵禁區。 清朝對清永陵的管理體制十分完善嚴謹,設永陵總管衙門,管理陵區的山川、道路、林木及安全值守。設掌官防衙門管理永陵祭祀和維修工程。 清帝退位至偽滿洲國時期,由於戰亂年久失修,清永陵的建築一度處於危險的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陵寢所有建築不斷進行維修。以啟運殿等建築的琉璃瓦頂為例,由於新賓地處高寒山區,冬凍春化,琉璃瓦不斷凍裂破碎,國家每隔幾年就要進行一次串瓦維修和棟樑彩畫。對尚可使用的木構件及瓦件,妥善保存於原位;對已朽、破碎不可用者按原樣、原工藝、原材料更換,對院牆及個別建築進行了固基工程,在陵寢正紅門之外的神路兩側開挖了排水溝,根除了神路的泥濘狀態,恢復了省牲所等部分建築。因此,清永陵保持了歷史的原貌。

陵園結構

永陵周圍群山拱衛、眾水朝宗、沃野平疇、草木蔥鬱,襯托出啟運山宛如一條探頭藏尾的巨龍,橫臥於陵寢身後,臨河而駐,俯者飲汝。波光瀲灩的蘇子河、草倉河如同兩條銀色飄帶,鑲嵌於陵區,格外秀美。金瓦紅牆交相輝映的永陵陵寢與美妙的大自然共同構成一幅巨大而神奇的圖畫。 陵園前後由三進院落組成。陵門曰正紅門,三間,每間上有對開朱紅木柵欄門扇。這充分展示了滿族先民樹柵木為城寨的古樸習俗。 走進陵門,撲入你眼帘的是神道兩側的四座碑亭。沿著神道,穿過碑亭,便徑直來到了啟運門。啟運門位居方城正中,殿堂高矗,每扇門上九九八十一個金釘,顯示了皇帝貴族的地位。大殿金漆彩畫,雄偉壯觀,四祖神牌,陳設高台。東西配殿,拱衛本侍。繞過啟運殿便是寶城,俗稱"月牙城"或"墳院"。 "興祖"寶頂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數十丈,蔭庇數畝,枝幹潔屈,狀若神龍。 乾隆皇帝東巡到此,封此樹曰"神樹"並御製《神樹賦》一篇,又將其刻成臥碑傳世。現仍存於永陵宮。 永陵始建於天命九年為"東京陵",順治十五年回遷興京陵,順治十六年定為"永陵"。從康熙二十一年至道光九年的一百年間,逕相玄燁、高宗弘曆、仁宗禺琰、宣宗敏寧四朝四帝先後至此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適時,萬人隨駕,連綿數十里。至今想來,也令人嘖嘖。 永陵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冰窖、果樓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為一萬一千平方米,號稱清朝關東第一陵,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內部由前宮院、方城、寶城組成,形制與瀋陽福陵、昭陵相同,四周繞以繚牆。 前院南面正中為正紅門,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是覆黃琉璃瓦,垂脊有獸,梁枋彩繪。門內建四祖功德亭.亭內立“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石碑四通。兩側有茶膳房、滌器房、齊班房、祝班房等建築。 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門稱為啟運門。啟運門為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黃琉璃瓦頂,門內兩側各有一座鑲嵌著五彩蟠龍的灰瓦頂袖壁.進入啟運門正中即是啟運殿,建在長方形的月台之上,內設暖閣、寶床、寶座、神牌及五供。東西兩側有配殿。西配殿前有焚帛亭。 啟運殿的後面就是寶城了。墳冢分為上下兩層、東西排列。第一層檯面上左葬禮敦、右葬塔察偏古;第二層檯面上,正中葬福滿,兩側葬覺昌安、塔克世,孟特穆葬在福滿的東北側。寶城的前部還有“神樹”及環繞神樹木的琉璃螭壁。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小,但其始建年代最早,經過全面修繕,面貌已煥然一新,金頂紅牆在綠樹掩映之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新賓滿族自治縣清永陵保護管理條例

(2002年12月8日新賓滿族自治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2003年6月1日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公布) 第一條 為加強清永陵的保護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治縣的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清永陵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從事各種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在上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對清永陵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自治縣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協助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實施清永陵的保護管理工作。 第四條 清永陵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關於清永陵文物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執行。清永陵保護範圍標誌說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損毀、拆除。 第五條 在清永陵保護範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砍伐樹木,破壞花草、植被; (二)捕獵野生動物和放牧; (三)在文物和保護設施上塗寫、刻畫、張貼和攀登; (四)設定廣告; (五)隨地便溺、亂扔雜物、亂倒垃圾、排放污水; (六)在設有禁止吸菸標誌的區域內吸菸; (七)在設有禁止拍照標誌的區域內拍照; (八)野炊,焚燒樹葉、荒草、垃圾,燃放煙花爆竹; (九)取土修建墓地; (十)其他有損文物、有礙景觀的行為。 第六條 在清永陵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其工程設計方案必須經國家文物局同意,報國家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准。在清永陵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危及清永陵安全的設施,不得修建其風格、高度、體量、色調等與清永陵的歷史風貌不協調的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第七條 清永陵的文物維修工程必須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逐級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查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清永陵進行修繕、復原等文物維修工程。清永陵的保護和維修不得改變文物的原狀、原貌。 第八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設立清永陵保護、維修專項經費,列入自治縣本級財政預算。上級國家機關的撥款、社會籌集和國內外捐贈的資金,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挪作它用。 第九條 拍攝電影、電視、專業錄像和專業攝影,需要拍錄文物場景和文物,都應具有國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批准檔案,在清永陵文物保護管理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第十條 凡申請在清永陵保護範圍內從事各種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徵得自治縣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開展經營活動。 第十一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對在清永陵保護科學技術上有重要發明創造或者其他重要貢獻的;在清永陵保護管理、安全保衛及環境治理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應當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有關規定的,由自治縣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給以下列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除責令恢復原狀或者賠償實際損失外,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一)、(二)項規定的,責令其停止破壞活動,沒收非法所得,限期恢復原狀,並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三)、(四)、(五)、(六)、(七)、(八)項規定的,予以制止,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九)項規定的,責令其限期遷出,恢復原地貌,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五)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補辦審批手續,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後果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限期拆遷,造成後果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六)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責令恢復原狀、原貌,並處2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後果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三條 從事清永陵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造成後果的,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本條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旅遊注意事項

1.氣候:到永陵旅遊在夏、秋兩季比較好,因為新賓在遼寧的北部與吉林的通化市相臨,就是山區,冬季較冷,而春季因為是剛剛開化,景色也不是很美,而夏天因為新賓地區有山有水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又可以吃到時鮮的蔬菜和水果而秋天則是收穫的季節,秋高氣爽,適合遊玩,又可以吃到當地產的榛子與山梨等乾果。 2.住宿:在清永陵出來過了牌坊就進入了永陵鎮,鎮上有住宿的旅館。 3.交通:乘撫順汽車往新賓的長途汽車在永陵下車。 4.美食:從清永陵的陵宮出來,走過牌坊就是永陵鎮,鎮上有當地百姓開的飯店,可以嘗到正宗的農家飯菜。永陵是最早的清代陵寢,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原名興京陵,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永陵位於新賓永陵鎮的西北一公里處,前臨蘇子河,後倚啟運山,占地一萬平方米。這裡埋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衣冠冢)、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塔克世、伯父禮敦和叔父塔察偏古等。
陵園由前院、方城、寶城組成,形制與瀋陽福陵、昭陵相同,四周繞以繚牆。前院南面正中為正紅門,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是覆黃琉璃瓦,垂脊有獸,梁枋彩繪。門內建四祖功德亭.亭內立"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石碑四通。兩側有茶膳房、滌器房、齊班房、祝班房等建築。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門稱為啟運門。啟運門為歇山式建築,面闊三間,黃琉璃瓦頂,門內兩側各有一座鑲嵌著五彩蟠龍的灰瓦頂袖壁.進入啟運門正中即是啟運殿,建在長方形的月台之上,內設暖閣、寶床、寶座、神牌及五供。
東西兩側有配殿。西配殿前有焚帛亭。啟運殿的後面就是寶城了。墳冢分為上下兩層、東西排列。第一層檯面上左葬禮敦、右葬塔察偏古;第二層檯面上,正中葬福滿,兩側葬覺昌安、塔克世,孟特穆葬在福滿的東北側。寶城的前部還有“神樹”及環繞神樹木的琉璃螭壁。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規模最小,但其始建年代最早,經過全面修繕,面貌已煥然一新,金頂紅牆在綠樹掩映之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交通提示
  • 相臨景點
  • 猴石森林公園
  • 紅河峽谷漂流 撫順關 雷鋒紀念館 上寺風景區 雁鳴湖風景區 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 新賓清永陵 薩爾滸 紅河谷風景旅遊度假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