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 者: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 編出 版 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04122063
出版時間: 2001-09-01
版 次: 1
頁 數: 135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教育與考試>教學理論
內容簡介
本培訓單元面向課程改革實驗區的教師、校長、教研員及其培訓者,以及其他參與課程改革的教育管理人員;主要探討為推進新課程實施而必須進行的評價改革問題。 為了達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必須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與考試制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明確將評價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並提出了評價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見,評價不只是推進新課程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通過本單元的培訓,參與者將深入理解《綱要》提出的評價改革目標,即:“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在此基礎上,了解、認識一些新的評價方式和思路,產生改革熱情,從而主動地、創造性地參與到評價改革中來。 本培訓單元共設三個專題。 專題1:發展性評價觀 本專題幫助參與者著重領會《綱要》所提出的評價改革目標,從評價功能轉變的角度強調實行“發展性評價”的重要性。通過專題1的學習,參與者應該認識到,現行的評價和考試制度與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問題主要表現在: ·現行的評價與考試制度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忽視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 ·評價指標單一,過於關注學業成績的結果,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查; ·評價方法單調,過於重視紙筆測驗,強調量化成績,對其他考查方式和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學生基本處於被動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 教師評價方面也同樣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如: ·教師多處於被動受檢查、被評判的地位,在最終的評價結果里很少有自己發表意見的機會; ·評價結果通常與獎勵、評職稱掛鈎,很少提出能夠真正幫助教師提高的發展性建議; ·評價意見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有重點的指導。 本專題的目的就是在分析上述問題的過程中,促使參與者認識到目前在評價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嚴重性,產生改革的願望,樹立通過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提高的觀念。 專題2:學生評價 本專題選取評價改革的一個重要領域,著重探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的思路與方法。《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那么,什麼樣的評價方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呢?目前教育界有哪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可供我們借鑑呢?本專題將介紹一些已有的改革經驗,如“ 學生成長記錄袋”、“長作業”(大作業)、研究性課題、讓學生自己出考試題等。通過了解這些新的評價方法,參與者能夠深化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的認識,探討更多的、更富有創意的改革思路與方法。 專題3:教師發展性評價 本專題關注《綱要》提出的“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著重探討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評價課堂教學;如何引導與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實踐新課程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 參與者必須明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首先關注學生的學,體現新 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建立聯繫;倡導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參與者還應該認識到,要促進教師不斷提高,關鍵是促使教師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綱要》)。校長、教研員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要立足於幫,而不是局限於評;要注重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實效,而不是為了展現評價者自己的水平,提那些看似全面、深刻,但是教師卻無法實施的意見。 以上三個專題中,專題1的內容涉及新課程中評價改革的指導思想;專題2和專題3則分別從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這兩個方面探討實施發展性評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具體開展培訓時,培訓者可以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培訓的時間以及與其他培訓單元相銜接的考慮,對這三個專題進行重新組合或取捨。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新課程通識培訓的一部分,本單元的目的在於倡導新理念,提供新思路。具體的發展性評價的方式方法,將更多地有待於參與者自己去創造。發展性評價並不是一座空中樓閣,我們過去實施的很多評價方法也有值得繼承的地方,在過去幾十年的教育教學改革中也積累了很多促進教師、學生髮展的評價改革經驗。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動員全社會都來關注評價改革,參與評價改革,發揮每一個人的熱情和聰明才智,把評價改革推向深入,把課程改革推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