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街國小

新華街國小

榆次區新華街國小始建於1978年,位於新華街22號,在校學生240餘人,占地面積2271.4平方米。

基本信息

榆次區新華街國小

學校始終堅持以“國小校辦大教育”的思想統領全局,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以“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辦學特色日趨明顯”為發展目標,本著“對所有學生負責,促進教師成長”的科學發展觀,確立了“民主、和諧、嚴謹、勤奮”的校風,倡導“博學、務實、敬業、愛生”的教風,培養“礪志、勤奮、文明、自信”的學風,學校堅持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多方協作,共創品牌的工作思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大力深化課程改革,努力形成學校特色。

2009年1月被榆次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和諧單位。

2010年2月被新華街辦事處授予精神文明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3月被榆次區婦聯評為巾幗文明示範視窗單位。

2010年4月被榆次區人民政府授予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最佳化環境 改善設施

學校環境優雅,設施齊全,美化、綠化、硬化於一體,校園內張掛名人名言、偉人像,開闢少兒畫廊,使校園的每一面牆都會說話,每一棵樹都能育人,配備了圖書室、儀器室,計算機教室等,種植花草樹木,增加綠色地帶,使校園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尤其是校園內設定的每日溫馨提示牌,隨時關心師生生活,及時提醒師生注意事項,給教師帶來工作中的便利,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幫助,使全體師生在校度過愉快的每一天,學校合理調整布局,為師生創設文明、和諧、平安、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形成了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讓教師學會了自我調節,自我減壓的技巧,形成了健康心態。

以德立校 形成特色

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首位,堅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確立了“文明在身邊,禮儀在心中”的德育主題,提出了“做文明人,創文明學校”的口號,制定了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學生文明禮儀常規,通過隊報、板報、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演講等形式,大力宣傳講文明、守禮儀的重要性,把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作為學校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為學生美好的一生奠基。

教學改革 方興未艾

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略,積極推行課程改革,提出了“打造高效和諧優質課堂”教學課題,認真踐行“三步導學”教學模式,通過專家引領、能手示範、說講評活動、集體交流研討、師徒結對等環節提升教師素質,有效把握課堂。尤其是實施小班化教學以來,全體教師力爭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各科作業全批全改,針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做到了面對面輔導,心與心交流,使轉差工作落到了實處,家校溝通日趨頻繁,學生成績明顯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常規管理 科學規範

學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力求人性化,制度化。管理貴在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定了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和新華街國小面向家長和社會的公開承諾,教師的教學行為嚴格接受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學校認真執行晉中市教育局提出的“五個規範”要求和“六個創建”活動,大力推行“八個倡導”和“八條禁令”,使學校擁有了一支“團結、實幹、愛崗、敬業”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他們無私奉獻、開拓創新、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用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著學生。

藝體教育 碩果纍纍

學校堅持以“辦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人才”為方向,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開設了舞蹈、器樂、繪畫、寫字、中國象棋、小手球等興趣小組,為學生搭建全面發展的平台,培養學生特長,陶冶學生情操,聘請專業教師,堅持科學訓練,學校的文藝節目參加榆次區2010年校園文化藝術節,學生舞蹈、學生合唱、學生課本劇、教師舞蹈等節目均獲得一等獎,2009年4月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了全國《龍人杯》少兒書畫大賽,獲得集體三等獎,並有70餘名學生分別獲得金、銀、銅獎,2010年5月,學校的小手球隊參加晉中市第六屆小手球錦標賽,獲得國小A組團體第二名和國小B組團體第三名的優異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再次見證了學校的素質教育,見證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集寧區新華街國小

新華街國小,原名鐵三小,位於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橋西新華街。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全日制六年制國小。現有教職工28人,教學班15個,在校539學生名,大專以上學歷14人,中專以上學歷5名,高中以上學歷9人。

現校園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建築面積3450平方米,內有18個教學班,其中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音樂教室、圖書室、少先隊活動室、多功能廳、儀器室、工會之家、桌球室、美術活動室等設備齊全。學校有占地8000平方米的操場,有標準約200米的環形跑道,一個足球場,體育活動器械齊全,教學樓有一塊6000平方米的硬化面,1000平方米綠化帶。

新華街國小在十五期間把德育放在首位,堅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開展了“活動激情、行為指導、環境陶冶、教學滲透”的四法教育系列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學校先後被全國鐵道團委、教育廳評為“十面紅旗”、“美育之花”、被全國少工委評為“全區少先隊工作先進單位”等。在兩個文明建設中被集寧市命名為“標兵文明單位”、“校園文化紅旗單位”。教師李涉華被評為“內蒙女狀元”和鐵道部“火車頭獎章獲得者”。

十五期間學校教學的主題是最佳化課堂教學,抓好新一輪課改工作。每學期學校都確定和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流程是:主要課堂-主題評課-主題講座-主題討論,這種研究方式的教學錘練了一批優秀教師。截止到今天,學校有自治區教學能手、市級教學能手8人,“春蕾杯”作文競賽獲獎者85人,“希望杯”全國教學競賽獲獎者22人,“雙友杯”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獲獎者16名,內蒙古“三獨”比賽獲獎者8名,這些成績的取得,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學校開展了“國小作文規範化研究”,“國小作文三步法”和“國小新生學校心理適應問題研究”三個課題的實驗和探索,其中心理課題小組的改革《教師是如何克服職業倦怠》和《學生厭學問題新思考》分別獲第五屆健康杯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2005年學校新領導班子根據學校現狀,提出學校三年發展目標: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台階,三年成格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