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路輿論觀

確立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與信息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確立了新網路輿論觀,這是當下認識、做好網路輿論工作最重要的價值指向和方法論依託,更是社會的敏感點,所以具有持久指導意義。

意義

一、新網路輿論觀必將推動黨的執政理念新拓展

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民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民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民眾所思所願。”這“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同時,提出“讓網際網路成為我們同民眾交流溝通的新平台,成為了解民眾、貼近民眾、為民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這就意味著,網路意識與走進網路,是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是否堅持民眾路線的檢驗標準和重要尺度,而這種新標準、新尺度的確立,必然內含或奠基於新網路輿論觀。

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幹部的要求,觸及的是根本命題,即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與執政思想。黨的思想路線和優良傳統是“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只有和人民民眾同向同頻同步,才敢言堅持民眾路線;“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是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要實踐執政為民思想,就必須關注網路民意與訴求,必須走進網路;人民是主人,領導幹部是公僕,要讓人民真正產生當家作主的感受,就要求領導幹部親力親為,跟著民眾上網,這不僅僅是姿態問題,更是能否找到真實民意,有效履行職責的問題。

處在網路時代,要有網路思維,這是邏輯的起點。所謂網路思維,就是充分認識網路的巨大作用,真切理解網路正在深度改變世界,改變中國。換言之,今日之世界已經網路化,不管主動和被動進入網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遠離網路。特別是中國已有7億網民,主流或主體人群已經在網上。人在上網,民意就上網,社會情緒也上網,輿論場隨之移到網上。能不能有效引導,有沒有主導能力,直接反映為黨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執政能力,反映著領導幹部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進而折射出黨是不是和能不能保有先進性與創新能力。

二、新網路輿論觀必將引導領導幹部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更新

習近平指出:“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更具指導意義的是,習近平明確要求“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網際網路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哪怕錯誤的批評,也要理性對待,因為“網民大多數是普通民眾,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門的,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么準、說得那么對。”這些思想觀點極富方法論意義,並且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真正落實好這些思想和理念,對於引導網路觀,最佳化網路輿論生態,實現管理者與網民的良性互動極其重要,極其必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多大的胸懷和包容度,就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就能走多遠,上多高。這一規律適合於國家、民族和集團。所以,毛澤東說“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鄧小平說“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這些具有方法論的思想,都影響了一個時期,且產生巨大思想推動。習近平此次講話中強調:“不是說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說不能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造謠生事、違法犯罪”。這種廓清內涵、厘定邊界式的思想闡發,同樣具有或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因而具有廣泛的啟發意義。

一段時間來,有些部門和一些領導幹部,不追求真理,不創新思想理論,即不靠真理的力量服人,而是把精力集中於“管制”,加上久治不愈的“過敏症”,不時做出一些違規律、違公理的舉動。比如,一看到民眾批評之聲,或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新銳看法,匆忙下結論,這個“與某某精神不一致”,哪個“沒有經過我允許”,不分析討論,不啟發引領,直接“封殺”“一禁了之”。這種不講理,不寬容,不僅會扼殺網路乃至社會活力創新力,甚至可能逆轉民眾對黨和政府的擁護。

其實,某些部門和領導幹部,不是弄不清習近平的新網路輿論觀,他們很明白刪除有形文字易,刪除無形思想和情緒難,更知道“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網際網路監督作用”。只是因為懶政,再加上僵化觀念、慣性思維,認為掌握了公權力就掌握了一切,通過限制思想,鉗制言論,搞“抓辮子扣帽子打棍子”,就能萬事大吉,這顯然是十分錯誤的。如果繼續下去,必定惡化政治生態,甚至消解新一屆中央領導通過反腐贏得的廣泛民意支持。正因為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習近平新網路輿論觀內含的方法論,以此為指導改變一些瀰漫在網路空間的僵化落後的觀念和思維,才能更好實現“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

三、新網路輿論觀必將推動網民與網管部門步入良性互動

習近平指出:“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整天亂鬨鬨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如果弄成那樣一個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國家利益。”這點出了網路空間存在的問題和亟待改善的現象,內含著對廣大網民的期待,以及對網信部門的要求。

相對而言,中國的網路要比西方的網路更“熱鬧”,更複雜。網際網路出現之前,中國普通民眾發聲渠道有限,一旦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能夠到網上發聲,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甚至發洩慾望被激發出來,所以出現了網路輿論“山呼海嘯”。

人人都可以發聲,這是社會的進步,有利於民眾在自主活動中成熟起來。但也應當看到,由於不成熟而導致目前較為嚴重的網路“暴民”現象,任其發展下去,是很危險的。這也正是習近平為什麼要求:“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

要解決網路世界的亂象,根本在於網民走向成熟,而這個成熟過程離不開引導乃至啟蒙。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網信部門正在承擔起和必須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這個責任反映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工作在網路輿論第一線,肩負著正確解讀黨中央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責任,這項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引導民眾,凝聚正能量的效力。另一個是網信部門有責任把網路民意上達中央,為中央科學決策提供支持,過程中是否有效獲得網路民意,直接影響著中央決策的科學度,意義重大。或許有這樣的考慮,習近平才把網信工作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為。既然習近平強調,“網信事業代表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那么網信部門就需要發揮主體和主導作用,真正做到先行一步。這個路徑就是:科學把握習近平的新網路輿論觀,更加深刻感知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在不斷提升世界觀、方法論的同時,做到與時代同行,與文明同行,在網路大潮中立身潮頭,引領潮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