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護城河親水公園

位在新竹市區中的東門大溝,也就是新竹城早期的東城門護城河,在現今的時代中已損失防護功用,但市當局連繫前史與休閒打造了「新竹市護城河親水公園」,讓公眾在忙碌中的都會中也能找到一處舒適的綠洲。民國八十九年時所推進的「新竹市護城河及周邊親水設備改善計畫」,改善護城河的情況,積極綠化並提拔水面高度,建立完美廣寬的親水空間,還有兩處小型的階梯廣場讓公眾有賞識戶表面演的場合,讓護城河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最佳的歇息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位於東門圓環往文化街方向,從林森路至中央路長600公尺、寬約56公尺的護城河(東門大溝),從2000年開始規劃設計,成為新竹市的新八景,草皮與流水讓市民更能體會親水的樂趣,加上沿岸的樹木、植栽以及兩處小型的階梯劇場提供民眾戶外表演,讓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與各城樓皆設有吊橋一座,雖然目前已失去防禦功能,但在成立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後,更是在觀光價值與歷史人文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竹塹城迎曦門(新竹東城門)

竹塹城是台灣北部第一座石磚城,曾經是北台灣大甲溪以北的政治經濟中心,擁有一段相當豐富的歷史記憶,建於清朝雍正11年(公元173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當時還分別建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並開掘壕溝以堅守城內安全,而迎曦門為現在僅存的城門,被列為二級古蹟,周長約為2700公尺,半圓栱型的門洞為泉州白石所砌成,重檐歇山式的城樓與壕溝一起守護著竹塹城;公元1999年東門城廣場在文建會以歷史空間美化案補助經費下完成改造為市民廣場,並將迎曦門命名為新竹之心,是新竹市人的精神堡壘。吊橋長約8.3公尺、寬1.6公尺,民眾可在信義路兩旁對應的橋頭看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