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年代: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尺寸:高2.5厘米 腹徑4厘米
收藏: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灰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高2.5厘米,腹徑4厘米。古代陶製紡線用具。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邊緣部有一周弦紋。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此展品為灰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高2.5厘米,腹徑4厘米。古代陶製紡線用具。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邊緣部有一周弦紋。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年代: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
尺寸:高2.5厘米 腹徑4厘米
收藏: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此展品為灰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高2.5厘米,腹徑4厘米。古代陶製紡線用具。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邊緣部有一周弦紋。現收藏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此展品為灰陶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文物。高2.5厘米,腹徑4厘米。古代陶製紡線用具。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邊緣部有一周弦紋。...
基本信息 文物介紹古代陶製紡線用具。灰陶或紅陶製作。略成圓餅形或凸圓形,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常見。 ...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1978年出土于海安青墩遺址,保存較為完整,器表略殘痕,整體呈凸圓形。該紡輪的一面刻有螺旋紋,中有一穿孔,以供插入木柄或骨柄。紡...
基本信息 文物介紹陶紡輪,新石器時代紡織生產工具。1987年黃梅陸墩出土。直徑5.5厘米,厚1.8厘米,孔徑0.4厘米,夾細砂灰陶。周邊豎直,兩面颳去邊棱,正面刻劃八條直...
用具 館藏文物新石器時代(英語:neolithic)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
概況 特徵和分期 文化 產物 中國各地區陶器陶紡輪,新石器時代文物,1981年仰韶村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修復品。
紡輪,是在新石器時代用,最早為為石片,後為陶製的生活器具。
文字釋義 產生年代 工作原理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
陶器分布 發展簡史 工藝技術 制陶工藝 出土文物屈家嶺文化因1955-1957年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而得名, 存續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縣...
簡介 文明的形成 文化遺產 經濟狀況 遺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