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

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時代漆器。1977年河姆渡遺址T231出土。收藏於藏浙江省博物館。 該碗為食器,造型古樸,尤其碗外壁塗有天然生漆,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漆器之一。 口徑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徑7.6×7.2厘米。

文物特徵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徑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徑7.6×7.2厘米。此碗由一塊木頭镟挖而成,碗壁較厚,口部微內收,腹部弧線較深。碗底圈足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紅色,略有光澤。

整段木頭鏤挖而成。外壁雕刻成瓜棱形。斂口,扁鼓腹,矮圈足。斑駁的紅色塗料經鑑定為有機漆,據測定應是摻有硃砂一類顏料的漆。

文物研究

天然漆表面 天然漆表面

這件朱漆碗出土時有所殘損,但仍能看出形制。此碗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圈足和外壁上塗的朱紅色塗料。出土時,這層薄薄的塗料剝落得很嚴重。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測定結果:“經裂解後,塗氯化鈉鹽片,用紅外光譜分析,其光譜圖和馬王堆漢墓出土漆皮的裂介光譜圖相似”。

經過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專家們確定這就是天然生漆。

這一發現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國長江流域的人們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面。

文物地位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漆器之一,曾被選為中國郵票圖案。

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河姆渡出土朱漆碗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文物背景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

漆器,即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製成的日常器具以及工藝品、美術品等。河姆渡出土朱漆碗的出土,表明中國人從新石器時代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此後,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生產出無數精美絕倫的漆器工藝品。

河姆渡文化遺址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屬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距今約七千年,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當時的木器製作工藝已經十分高超,木器廣泛套用於建築、生產及日常生活領域。河姆渡地區獨特的氣候和地質條件,使包括朱漆碗在內的大量新石器時代木質器具保存了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