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新疆金絲玉](/img/0/51c/nBnauM3XwEjN4YTN1gzN0MjN0QTM4YDM2YDMzQTNwAzMxAzL4c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新疆金絲玉”是專指中國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及其周邊山巒,田野,沙漠上所采,可供雕刻藝術品的礦石.因產於古絲綢之路,石質金色內部帶絲紋(蘿蔔絲)構造而得名。
“新疆金絲玉”的品級評定是根據工藝的特殊要求,以純潔度,透明度,色澤,質地,形狀,塊度等為主要條件。
特性說明
![新疆金絲玉](/img/3/c30/nBnauM3XwYjM2cTM4gzN0MjN0QTM4YDM2YDMzQTNwAzMxAzL4c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新疆金絲玉與我國的和田白玉、壽山田黃一樣,金絲玉也兼備六德,即細:質地細密;結:內在分子緊結;溫:玉石之蘊;潤:如露之欲滴;凝:如透或半透的凍狀;膩:有如油之外溢。
金絲玉的色彩豐富,以黃、紅、白三色最為普遍,原石多為三色交錯,偶然夾雜灰、黑、紫等色塊。這種多彩恰好讓“巧色”工藝得到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金絲玉如粟似蠟,溫潤細膩,這種特殊的質地使能工巧匠們可以任意雕刻,充分施展才華;而其豐富的色彩又引動了他們利用巧色進行創作的靈感。
“金絲玉”的品級評定以純潔度、透明度、色澤、質地、形狀、塊度等為主要條件;其次,看“蘿蔔紋。”“蘿蔔紋”的表現形式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六種:第一種是像蘿蔔皮內層的紋理。網狀而且長眼,且由密漸疏,有這種紋理的“矽質田黃”,是最凝靈的。第二種是像粽粒狀。即如糯米和鹼做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米粒似化的形式。這種蘿蔔紋有時散成條狀。第三種是網狀。即如網眼,較第一種形狀圓,又斷斷續續分散。第四種如蘿蔔內心的紋,亦仿冬瓜心的紋,呈不規則的大網眼狀,或明或暗,或粗或細,或似從石外表滲透狀。第五種水流紋狀。第六種基本上不見蘿蔔紋,僅間有少數疏網狀紋而已。這種“矽質田黃”極少見,是金絲玉最凝靈者之一。
此外,在“金絲玉”名字中,凡出現“凍”、“晶”或“通”字樣者,一般來說都具有較強的透明度和光澤度。凡石凝結而晃朗者,曰“凍”;凝結而表里瑩澈者,曰“晶”。“通”,即透明的意思。其中,“凍石”溫潤凝膩,明澤如脂,肌理多隱纖細紋理,猶如結凍的湯液。金絲玉中稱為“通”的石種並不多,通常是指礦中夾雜的質地嫩而通靈的部分。因此,從名稱入手更便於我們選購金絲玉。
綜合特性
![新疆金絲玉](/img/2/e94/nBnauM3XzAjNzIjNwkzN0MjN0QTM4YDM2YDMzQTNwAzMxAzL5c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礦脈特徵與石性
金絲玉的礦脈為火山熱液充填型,是火山運動帶來熱液沿地層裂縫充填冷卻後成礦,粘夾在堅硬的圍岩之中,俗稱之“粘岩性石張”。其質地堅硬緊結,敲石聲如銅罄。質地多介於半透明之間,且富有光澤。顏色以黃、紅、白三色最為普遍,礦塊多為紅、黃、白三色交錯,偶夾灰、黑、紫等色塊。肌理常有細密的彎曲條紋,如水波蕩漾或如雲紋變幻或棕眼。並伴有黃棕色色斑或條塊,多見紅筋格及水紋線,偶見“花生糕”等特徵。
二、物質結構組成與寶石學性質
(一)礦物組成
金絲玉主要礦物為石英,黃鐵礦,雲母。
(二)結構與構造
1、結構:金絲玉主要呈顯晶質、隱晶質結構。
2、構造:金絲玉主要呈緻密塊狀構造,其次為流紋構造。另外金絲玉還具有特殊的條紋、織紋構造,俗稱“蘿蔔紋”。所謂“蘿蔔紋”,是指存在於內部而非表面,有的紋理清晰明顯、有的紋理較細若隱若現。
三、光學性
1、顏色:金絲玉通常呈白、乳白、黃白、米白、灰白、紅、粉紅、大紅、深紅、褐紅、黃、淺黃、深黃、褐黃、灰黃、赭、黑、灰、紫和無色等。
2、光澤:與鑽石及其他寶玉相比,金絲玉的摩氏硬試演不大、折射率較低,光澤較弱,原料一般呈蠟狀光澤或油脂光澤,其拋光面呈玻璃光澤。
3、透明度:多呈微透地半透明,個別“晶地”近於透明。
4、折射率:折射率為1.57左右(點測法)。
5、發光性:在波紫外光照射下,發弱的乳白色螢光或無螢光燈。
6、吸收光譜:不明顯。
四、金絲玉的力學
1、密度:2.6g/m³~2.69.60/m³。
2、硬度:摩氏硬度6~7。
3、韌度:和田金絲玉具有極緻密的結構,因而韌度較高,適宜雕刻。
4、連線埠:多呈貝殼狀,斷面較為光滑。
物質結構
1、礦物組成:“新疆金絲玉”主要礦物為石英,黃鐵礦,雲母。
2、結構與構造:
A:結構:“新疆金絲玉”主要呈隱晶質結構。
B:構造:“新疆金絲玉”主要呈緻密塊狀構造,其次為流紋構造。另外“新疆金絲玉”還具有特殊的條紋,網紋構造,俗稱“蘿蔔紋”。所謂“蘿蔔紋”,是指存在於內部而非表面,有的紋理清晰明顯,有的紋理較細若隱若現。
C:具有”蘿蔔紋”的金絲玉稱為矽質田黃
材質品種
要了解新疆金絲玉的材質套用,必須對它的色“種”,質“地”有所認識,才能在工藝表現上做到“因材施藝”。金絲玉色彩豐富,以暖色調為主,其中人們根據不同的色彩搭配,把它大致分為十七個“色種”。
一、桃紅色種:如熟透了的仙桃般,桃紅與黃色融合於一體的玉石之中的品種。
二、蛋白色種:如打開了的雞蛋,蛋黃與蛋白相互形成的顏色的反差,反差度越強的蛋白種金絲玉其工藝的巧色藝術效果越理想。
三、雞油黃色種:如切割下來的雞油脂肪,半透明至微透明感,近似於淺黃色。
四、雪花色種:象雪花的白,白色中有微細的冰雪般結構,半透明和微透明的晶體相互緊合,並隱現如蘿蔔紋理構造。
五、紫紅色種:紫色與粉紅色過度於一件玉石之中。
六、田黃色種:如壽山石田黃般細膩溫潤、金黃色融合於玉石的內外結構。
七、花斑色種:在黃的色調基底上出現象梅花點的桃紅和其他清、灰的斑點狀顏色的玉石。
八、竹絲色種:一行行微細的線狀條紋、平行地穿行於一玉石之中。
九、灑金色種:如銀河閃爍的星星分布在一件金絲玉的內部。在不同的角度,人們會看到一點點反射出來的金星閃爍效果。
十、金剛色種:有一層黑色的皮殼包裹或附著在粟黃的玉石上,與壽山石的烏鴉皮很相似。
十一、硃砂色種:如硃砂般的紅,玉石內外的色彩一致的朱紅色金絲玉,其產量極其稀少。
十二、果凍色種:淺透的黃白色玉石、透明度比雞油凍更好,顏色更淺白一些。
十三、陽紅色種:如朝陽般黃紅融合一體的桔黃紅。
十四、寶石光:粉紅、粉白、淺白色帶有螢光效果。極少部分呈“米字型”貓眼效果。金絲玉中的寶石光材質極其稀少。
十五、蘿蔔金絲種:籽玉中分布著如蘿蔔絲的紋理結構。
十六、金銀色種:如田黃中的“銀包金”品種,一層白色殼包裹著蛋黃般色彩的金絲玉,其產量同樣十分稀少。
十七、田黃凍種:玉質最為細膩溫潤、半透明、紅黃色彩和暖統一的籽玉。
理性收藏
金絲玉收藏一定會在全國掀起高潮
期待“北金絲,南和田”爭相媲美
精細的雕工能提升金絲玉身價
在央視《尋寶》走進克拉瑪依評鑑錄製現場,出現頻率最高的藏品是克拉瑪依金絲玉雕。
在此次尋寶活動中,李東祥收藏的金絲玉“黃彌勒佛”被評為“克拉瑪依最具文化價值獎”。
克拉瑪依市長陳新發在給金絲玉“黃彌勒佛”的頒獎辭中說:“散落在戈壁上的克拉瑪依金絲玉是自然母親賜予克拉瑪依的又一瑰寶。”
1、金絲玉,有點熱
面對大自然賜給油城的這一瑰寶,近年來,克拉瑪依早已掀起一股收藏熱潮。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去克拉瑪依金絲玉產地烏爾禾區撿石頭的人越來越多,街邊的玉石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尋寶》欄目文物、古玩鑑定專家蔡國聲預測,這次尋寶活動,將進一步提升收藏金絲玉的熱度,一定會在全國掀起一個不小的高潮。
2、評價高,不為過
而對金絲玉質地的評價,《尋寶》欄目專家更是連連讚嘆,珠寶玉器專家歐陽朝霞說:“場場都看金絲玉,件件都是精品。”
蔡國聲也表示,金絲玉很漂亮,顏色豐富,變化多端,存在單顆粒。而且這種玉分量重,比和田玉硬。用手一彈,能發出金屬般清脆的“叮叮叮”聲,非常奇妙。“稱之為女媧補天遺留下來的五彩奇石,一點也不為過。”
蔡國聲的弟子王注貳甚至預測,不遠的將來,在新疆一定會有“北金絲,南和田”爭相媲美的一天。
3、雕工好,身價高
玉的收藏,往往和雕工密不可分。
蔡國聲說,如果雕工好,就能提升金絲玉的收藏價值,升值潛力也就大。
王注貳也認為:“金絲玉色澤豐富,配上精細的雕刻工藝,能給每件藝術品增添神韻,繼而身價大增。”
王注貳還建議克拉瑪依藏友,金絲玉一旦被市場認可,就會有大量仿品進入,所以藏友要多學習有關金絲玉的鑑別知識。
蘿蔔的紋理,年糕的甜膩,蜜糖的滋潤,雞油黃,冰黃,凍白……這些說的就是玉石界裡的新貴:金絲玉。它“出道”才兩三年,卻已經成為普通收藏者滿足收藏夢想的對象,聲名鵲起。
金絲玉,又叫做“矽質田黃”,它主要產於中國新疆和田地區及西崑侖山前的河流、階地、戈壁灘、沙漠等地域,因為它產於古絲綢之路,玉石為金黃色,內部帶蘿蔔紋和金絲紋理因而得名“金絲玉”。雖然金絲玉是近幾年來才被發掘出來的,但是它的形成卻經歷了幾億年,正所謂“石齡久遠入行遲”。
把一塊經過精雕細琢的金絲玉放在手裡時,你會感受到它的溫潤滑美,讓人愛不釋手。很多初次接觸金絲玉的收藏愛好者手裡拿著金絲玉,眼神里流露出了相見恨晚的申請。但是,也有一些愛好者提出說:“這金絲玉和黃龍玉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這么像呢?”
的確,從外觀來看,金絲玉與目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黃龍玉相比,無論從色、質地、手感確有幾分相像。但是,從價格上看,金絲玉的價格還未瘋長到神話般的階段。黃龍玉發現於2004年,當時一位李姓廣西商人在雲南省龍陵與芒市交界一帶的蘇帕河中找到了這種黃色的石頭。2004年初,芒市市場上好的山料只要幾元錢每千克,但是現在已到幾千乃至上萬元每千克。
與黃龍玉相比,金絲玉“出道”才兩三年的時間,走入市場時間並不長,算是一個小弟。但是這個小弟與大哥相比,並不遜色,並且有後來居上的潛力。目前金絲玉的價格與剛上市相比已翻了幾倍。很多收藏愛好者看好金絲玉的發展潛力,他們認為,金絲玉可能繼黃龍玉之後成為另一塊“瘋狂的石頭”,續寫收藏界的神話。為什麼大家有這樣的信心認定這塊醜石定會變美譽呢?
與黃龍玉一樣,金絲玉石質細潤,形成年代久遠,存儲量少,是一種難得的好石頭。另外,金絲玉也兼備六德――細:質地細密;結:內在分子緊結;溫:玉石之溫;潤:如露只欲滴;凝:如透或半透的凍狀;膩:有如油之外溢。因此,就品質來看,金絲玉完全可與黃龍玉媲美。
與黃龍玉相比,金絲玉色彩豐富,以黃、紅、白三色最為普遍,原石多為三色交錯,,偶然夾雜灰、黑、紫等色塊。
金絲玉的質地如粟似蠟,溫潤細膩,色彩繽紛加之這種特殊的質地使能工巧匠們可以任意雕刻,充分施展才華,特別是“巧色”工藝讓金絲玉分外養眼。何謂“巧色”?它指的是利用玉石的天然的色澤紋理,在儘量保留原石特色的基礎上,施以適合的雕琢,雕刻件稱“俏色玉”。金絲玉色彩豐富,而“巧色”要用雜色玉,玉石兩者一拍即合,就像伯牙遇到子期。難怪,很多藏家們精選的藏品幾乎都是雕刻件。
另外,金絲玉與黃龍玉相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以黃色為主體的玉石,故得名“金絲”和“黃龍”。您可不要小看這“黃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黃色向來是皇家專用的顏色,被視為尊貴和典雅的代表色;另外,中國人屬於黃色人種,對於黃色的石頭有種潛意識上的親近感。中國人數千年苦心尋覓黃色的玉石而不得,在黃色玉石出現之前玉石收藏多以綠色玉、白玉為主,但是當黃色的玉石出現後,人們發現佩戴黃玉或收藏一塊黃色的玉更讓人感到尊貴和典雅。因此,當田黃石剛一現世,便被狂熱追求。因此,從田黃石和黃龍玉的神話中,我們看到,人們對於黃色玉石的認可,或許正是潮流所趨。恰恰在黃龍玉之後,一種與之同樣有著黃色外表,石質細潤、變化豐富的金絲玉開始走俏市場。
“黃金有價玉無價”,面對這些瘋狂的石頭,面對這些石頭背後的神話,也讓廣大收藏愛好者懂的:要“玩”好玉石收藏,“眼光”最為重要。
當一塊石頭升值到上萬元的時候,普通收藏愛好者很難“玩”得起。所以,精明的收藏者要發掘有升值潛力的品種,不要盲目進攻價格已達高位的品種,即使是玉器也要收藏潛力股。一位在文物界頗為有名的收藏鑑賞家曾不無遺憾地說過,在現今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一件好的古代玉器可以賣到數萬、甚至數十萬美元,而這些玉器幾十年前只需要幾十到幾百美元就能輕易買到。因此,如何用敏銳的“眼光”發現下一塊瘋狂的石頭,締造下一個神話,是廣大收藏愛好者孜孜以求的目標。或許,這也正是廣大收藏愛好者紛紛試水金絲玉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