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心理學
中國吉林大學心理學教授葛魯嘉所創立的屬於中國本土的創新的心理學。新心性心理學就是一種植根本土文化資源的創新努力,試圖開闢中國心理學自己的新世紀發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學有其基本的內涵和主張,對於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理解和對於心理學研究方式的確立有一個基本的建構和創新。本土文化基礎
中國文化中的非常獨特和非常重要的理論貢獻就是心性的學說。中國的文化具有的是崇尚“道”的傳統。但是,道的存在與人的存在,道的存在與心的存在,道都並不是外在的或遠人的。道就是人心中的存在,心與道是一體的。道就是人性的根本,就是人心的本性。這就是心性說,就是心性論。可以說,只有了解心性學說,才能了解中國文化。當然,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有著不同的思想流派,有著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思想派別和不同的思想家,開創和確立了不同的心性學說。這些不同的心性學說,發展出了不同的對人的心靈或對人的心理的解說。新心性心理學就是一種植根本土文化資源的創新努力,試圖開闢中國心理學自己的新世紀發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學有其基本的內涵和主張,對於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理解和對於心理學研究方式的確立有一個基本的變化。思想演變進程
葛魯嘉教授的新心性心理學理論建構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的發展。第一個時期是新心性心理學的創立期,時段是從1991年――2008年。這是新心性心理學的開創的時期。在這個期間,新心性心理學試圖立足於中國本土文化的心性論的文化和思想的資源,並將新心性心理學的核心理論確立為由三個部分所構成。一是“心理文化論要”,二是“心理生活論綱”,三是“心理環境論說”。先是於1995年出版了學術專著《心理文化論要――中西心理學傳統跨文化解析》。後於2008年出版了《新心性心理學宣言――中國本土心理學原創性理論建構》。
第二個時期是新心性心理學的接續期,時段是從2008年――2012年。這是新心性心理學的擴充發展時期。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之上,葛魯嘉教授又對新心性心理學的核心理論進行了擴充。研究將原有的三個組成內容又擴展為六個組成內容。一是“心理資源論析”,二是“心理文化論要”,三是“心理生活論綱”,四是“心理環境論說”,五是“心理成長論本”,六是“心理科學論總”。2008年出版了學術專著《心理資源論析――心理學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形態》,2012年出版了學術專著《心理成長論本――超越心理發展的新心性心理學主張》。
第三個時期是新心性心理學的擴展期,時段是從2012年以來。這是新心性心理學的系統化和完善化的時期。在前述的新心性心理學的六個部分內容的基礎之上,葛魯嘉教授又對新心性心理學進行了重大的擴充。在新心性心理學的擴展期,所進行的理論建構被葛魯嘉教授認為是屬於中國本土心理學核心理論的建構。新心性心理學的核心理論包括了五個系列的研究:第一個系列是新心性心理學的研究,這包括了六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心理資源論析》,二是《心理文化論要》,三是《心理生活論綱》,四是《心理環境論說》,五是《心理成長論本》,六是《心理科學論總》。這六個部分的內容涉及心理學的學科資源、心理學的文化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的環境因素、心理學的對象成長、心理學的學科內涵。第二個系列是心理學形態的研究,這包括了六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常識形態的心理學》,二是《哲學形態的心理學》,三是《宗教形態的心理學》,四是《類同形態的心理學》,五是《科學形態的心理學》,六是《資源形態的心理學》;第三個系列是理論心理學的研究,這包括了六個部分的內容。一是《新理論心理學》,二是《心理學科學觀》,三是《心理學新思潮》,四是《心理學本土化》,五是《心理學方法論》,六是《心理學價值論》;第四個系列是心理學新探的研究,這包括了五個部分的內容。一是《科學心理學》,二是《本土心理學》,三是《東方心理學》,五是《文明心理學》,六是《體證心理學》。第五個系列是本土心理學的研究,這包括了五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心性心理學》,二是《智慧心理學》,三是《儒家心理學》,四是《道家心理學》,五是《佛家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