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年“派”利是,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港台較為流行。“利是”又稱“利事”或“利市”,取其大吉大利之意,一般老人則稱之為“紅紙”。現在可以理解為紅包。
習俗

派利是的習俗,各地都有,風格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台灣,傳統的利是封約比香港慣見的大三、四倍,大小足夠容下整張100元台幣,顏色也是採用香港常用的鮮紅色,不過有“資格”發紅包的,卻是在職人士,而非已婚人士。他們一般會發紅包予高中以下,大概十六歲左右的孩子,紅包里大多放100元至200元台幣,一般派至初五就不派了,比香港的正月十五早了十天。而日本人採用的利是封,則為白色信封,封面綴有紅色圖案,象徵好運,顯然紅色代表好運,並非中國人獨有的觀念,但日本的利是,卻只發給自己的子女,不會發給外人,內則平均有1000日圓左右,跟香港的大異其趣。
由來

第一代的利是封在光緒未來,印刷技術普及後才開始面世。當時的利是封是用紅紙印上黃色油墨,趁油墨未乾時再髹上金粉,看起來就像在紅紙上印上金字一樣。除吉利的字句外,有的也配以簡單圖案。
30年代初期七彩印製的利是封首次推出,上面印有帆船、福綠壽等吉祥年畫。燙金字型的利是封在六十年代才出現。而燙金的“百家姓利是封”在七十年代始盛行。此外,各大公司在六、七十年代亦開始印製利是封送給客戶,以廣收宣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