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位於樟宜機場附近,駕車沿著市區到樟宜機場的高速公路,在距離機場不遠的出口離開,就可以到達。這裡遠離市區,附近鮮少有居民,但馬路寬闊平整,在市區並不常見的腳踏車道也較多,偶爾可見有人在跑步休閒。

建設歷程

1990年,新加坡海軍開始尋找合適的地方建造新的基地,替代現在使用的Brani海軍基地(BNB),之後Brani海軍基地就將由政府收回。

後來,新加坡政府決定在樟宜東部填海新建基地,填海工作於1992年開始。
1997年,樟宜海軍基地的填海工作結束,一年後開始海軍基地的建設,這是新加坡海軍第二次新建海軍基地。

根據新加坡國防部的公開資料,樟宜海軍基地在2004年由時任總理吳作棟正式啟動,也是新加坡海軍最符合現代化海軍需求的基地。

雖然樟宜海軍基地在2004年才正式啟用,但早在2001年3月,美國“小鷹”號航母訪問新加坡時就是停泊在這裡,這也是第一艘造訪樟宜基地的美國航空母艦。

基地簡介

新加坡的新海軍基地占地86公頃,停泊區長6.2千米(是舊海軍基地的3倍),停泊海域面積128公頃。樟宜海軍基地所有陸地面積全為填海而成。

新加坡海軍官員說,他們喜歡停泊在新海軍基地,因為那裡有針對各種威脅的良好的安全保護措施,海軍基地的士兵有很高的警惕性,確保了海軍基地的安全。
今年年底,樟宜海軍訓練基地——包括海戰學院、海軍技術與作戰學院、海上系統學院都將投入使用。新加坡海軍官員非常相信,將訓練學校移到海軍基地非常有利。
新海軍基地另一個即將看到的變化是正在為新加坡6艘新型護衛艦而建造的碼頭,新加坡海軍官員說,“這是新加坡海軍第一次使用護衛艦,新海軍基地當然要很好地容納它們,這將是海軍基地令人激動的一刻。”
新基地包括維修設施,這些設施可以維修飛彈輕護艦大小的艦艇,能夠使得艦艇可以在基地內部維修,而不需要送到船廠,新加坡技術公司(ST)海事部將負責艦艇的維修和維護。此外,基地內還有倉庫、艦隊指揮大樓、防浪堤等。

戰略位置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最南端,儘管其面積不足700平方公里,但其軍事戰略位置卻十分重要。它扼守著溝通兩大洋的戰略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國際海運交通樞紐之一,素有“咽喉之國”和“遠東十字路口”之稱,世界上的很多軍事家都認為全球沒有幾個地點能夠趕得上新加坡的戰略重要性。

與美軍關係

樟宜海軍基地之所以備受世人關注,是因為它為美國航空母艦提供了停靠及後勤保障等支持。1992年,美國海軍從菲律賓蘇比克灣撤走後,就把第七艦隊後勤供應司令部遷到新加坡,此後,平均每年都有100多艘美軍艦到新加坡的軍港停靠休整。2000年4月美新簽署協定,樟宜基地為美軍航母“量身定做”了一個大型深水浮動碼頭,專供其靠岸停泊。2001年至2003年,樟宜海軍基地改造擴建了深水航母碼頭。這個原本是新加坡海軍單獨使用的小型軍港,成為美海軍在東南亞開闢的第一處航母駐泊基地。根據美軍的規劃,樟宜基地今後將成為美海軍監控南海局勢和進出印度洋的“橋頭堡”,是美軍目前新的全球戰略的“前沿”。

經過幾年的擴建改造,樟宜海軍基地已成為深水良港,可供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等在內的大型艦艇編隊進泊,並且配有功能先進的自動儲存倉庫和自動監視系統。同時,樟宜新基地還建有罕見的全自動地下彈藥庫。這個採用最新科技建成的彈藥庫深入地下達6米,能夠貯藏包括大型“魚叉”飛彈在內的各種彈藥,而且彈藥的藏貯和搬運均由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處理。根據新美簽訂的協定,樟宜海軍基地內港由新海軍使用,外港可容納美軍航母等大型船隻靠泊,並為美軍第7艦隊及其他過往船隻提供後勤補給和維修服務。

美軍在樟宜建立基地,大大拓展了美海軍第7艦隊的控制範圍。從這裡出發,美海軍艦隊可以在24小時內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達海灣地區;向東則可以直接進入南海海域。此外,美軍還以樟宜基地向周邊東南亞國家輻射,通過簽署軍事合作協定,獲得了在這些國家的基地和港口停泊軍艦、起降飛機的權利。一個以樟宜為中心的新的美軍基地群正在東南亞形成,這無疑將對東南亞的戰略形勢帶來深遠的影響。

同時必須看到,美軍使用樟宜海軍基地從中長期看有牽制中國發展的意圖。一些美國軍事分析人士曾指出,樟宜基地對美國干預台海形勢有著更大的彈性選擇。美國可以不在台海與大陸直接衝突,而是依託東南亞的基地群對中國大陸的戰略物資運輸線即馬六甲海峽方向上實施武力威懾甚至封鎖。若形勢發生變化,美國軍事力量也可以從韓國、日本、新加坡三個方向上對台灣實施軍事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