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克博士教子經

斯波克博士教子經

本書適於0歲~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閱讀。《斯波克博士教子經》是班傑明·斯波克博士繼《斯波克育兒經》之後的又一力作,也是其後繼之作。本書針對當代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從孩子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對父母們提供了全面、專業、細緻、切實可行的建議。新生兒、睡眠問題、童年時期幾個階段的主要問題、性格與態度的培養、孩子的一些行為問題、對孩子的管教、難以相處的關係、如何做好家長的參考書。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班傑明·斯波克博士(Benjamin spock,1903~1998),美國兒科權威、醫學博士,其名著《斯波克育兒經》自1946年問世以來,一直在不斷修訂和補充,2005年已經出版至第8版,被譯為39種語言,全球銷量已高達5500多萬冊,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改變人類思想和生活的十本書之一,他因此被譽為”育兒之父”,成為20世紀世界上最可信和最受愛戴的一位“教育”大師。

圖書目錄

引言

第1章 我們生活中的焦慮

我們能否緩解緊張的壓力?

母親是否外出工作?

全職還是兼職?

晚育

你能培養出超級兒童嗎?

第2章 新生兒

出生後頭3個月

寶寶的啼哭

寶寶會影響父母的婚姻嗎?

早期的親子關係

第3章 睡眠問題

夜晚變成了白天

長期拒絕上床睡覺型

半夜醒來型

2歲孩子的睡眠與分離焦慮

3歲以後的睡眠問題

就寢時間的爭論

因與父母競爭而不睡覺

對黑暗和怪物的恐懼

家庭床

第4章 童年時期幾個階段的主要問題

斷奶與慰藉物

再談斷奶及相關問題

談慰藉物

如何與1歲的寶寶相處

需要多少道德教育

創造性的玩具與目的單一的玩具

孩子們對父母的想法

第5章 性格與態度的培養

好奇心、想像力與創造性

培養社交能力

表達憤怒之情

讓孩子了解性與婚姻

如何與孩子談性與愛

可以養寵物嗎?

講給孩子的童話和故事

第6章 孩子的一些行為問題

說髒話

偷竊

撒謊

作弊

愛抱怨

入幼稚園和人學的焦慮

第7章 對孩子的管教

愛是主料

寬容與嚴格

專制與民主

強制與自律

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則

懲罰

你的本意是什麼?

與孩子的爭論

帶孩子外出

第8章 難以相處的關係

當一個孩子讓人特別惱火時

難以相處的鄰居

與孩子的醫生相處

對孩子老師的評判

第9章 當今如何做父親

孩子需要從父親那裡得到什麼

學會做父親

父親的陪伴

為人父母的樂趣

教給孩子兩性平等的道理

父親和兒子

父親在管教孩子中的作用

我不知道如何做繼父

第10章健康與營養

讓孩子樹立健康意識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嬰兒的飲食

避免餵養的問題

嚴重的疾病

第11章 離婚及其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單親父母可以做得同樣好嗎?

孩子由誰來監護

書摘插圖

第1章 我們生活中的焦慮

我們能否緩解緊張的壓力?

我相信,美國是世界上壓力最為沉重的國家,雖然這應該是可以避免的。我們沒有更多地意識到我們所面對的壓力,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具有比其他國家的人更為豐厚的收入,這種物質上的富裕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我們為何如此緊張?首先,我們已經失去了幾代前的先人們所依賴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

過去,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常常生活在一起或互為鄰里;年輕的夫妻在遇到諸如照顧孩子、婚姻問題、財政危機或身體不適等困難時,都能即刻從大家庭中獲得幫助;要給孩子找個臨時看護人總是易如反掌。這些都構成了一種強烈的心理安全感,而現今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喪失了這種安全感。實際上,我們還會可憐那些同父母住在一起的夫妻,我們會說:“可憐的詹金森夫婦,他們不得不和她媽媽住在一起。”

過去,大多數美國人都生活在小社區里,彼此都很了解,可以對自己熱心的鄰居寄予信任,人們也都認為自己有義務幫助他人並參與地方事務。現在,年輕的夫妻們匆匆地奔向更大的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在那裡,他們只能依靠自己,常常感到孤立無助;他們經常搬家,而不再在一個地方安居樂業。我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卻不知道自己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在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中,50%的母親和父親都要外出工作。不論是經濟原因還是情感原因,他們都有權從事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事業。但不幸的是,在這個國家,我們還沒有解決提供高質量日間看護的問題。這樣一來,大量兒童都得不到應有的照顧,繼而就會對他們今後的性格造成影響。

我們社會的各種壓力是導致高離婚率的原因之一。在過去15年裡,離婚率已經增長了一倍。離婚本身就是產生新的壓力的來源——不論是對所有的孩子還是父母雙方——這種影響至少會持續兩年。隨之而來的是繼父或繼母給新家庭帶來的壓力,這可能會持續很多年。如果你不親身體驗,就想像不到這種影響。對此,我就深有體會。目前,在美國,再婚家庭的數量幾乎與初婚家庭的數量相等,傳統的核心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家庭)第一次成為少數。

造成離婚的原因包括婚前缺乏相互了解以及早婚。我認為另一個原因是,很多美國的青少年都受到了父母的寵愛,他們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東西,只要父母負擔得起。在我認識的一些家庭中,他們的孩子甚至會在16歲生日時得到一輛汽車作為禮物。這樣的物質生活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工業國家。此外,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大部分中學和大學的課業壓力較小。也就是說,很多青少年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大部分東西。因此,他們期望婚姻能為他們提供一切想像中的愉悅和滿足,而沒有認識到——他們的父母也沒有告訴他們——婚姻就像一座花園,必須不斷地耕耘才能存活,更不用說改善了。

在非工業社會,人類天生就會從製造漂亮耐用的物品中獲得極大的滿足,無論這些物品是用於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各種容器、工具、服裝、裝飾品——還是用於出售。然而,隨著生產線的到來——在工廠和辦公室里——儘管它們更加高效,能夠帶來更多利潤,但卻剝奪了人們從工作中獲得的滿足感,使得工作的惟一意義變成了賺錢。歐洲和美國的產業工人開始越來越多地抱怨他們的工作無聊、緊張、毫無意義。

我們的社會充滿了強烈的競爭意識。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孩子們都會相互競爭,這就促使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些父母每天下午都送孩子去參加音樂、舞蹈或體育等課外輔導班,或者送他們去上各種專業輔導班,學習計算、網球或足球。在體育運動方面,從少年棒球聯賽到大學,人們越來越不注重娛樂性,而更多地關注技術的熟練和贏得比賽。

關於過度競爭的一個可笑的例子是培養“超級兒童”。有些父母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教他們認卡片上的貝多芬畫像,或在2歲時教他們閱讀,儘管沒有人能證明這些早熟的技能可以帶來任何好處。(至少美國的兒童承受的壓力還沒有達到日本兒童那樣的程度,在日本,越來越多的國小生因為害怕自己的成績不能令父母滿意而自殺。)

成年以後,那些事業有成的人也常常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忽視了自己的孩子和配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