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曹鄉

斫曹鄉

斫曹鄉,位於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北部,東與雙峰縣交界,北與新邵縣、漣源市毗鄰,全鄉面積50.25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1676畝,農產品以稻穀為主,全鄉共有22210多人,是一個以中藥材種植為主要收入的省定貧困鄉。

基本信息

簡介

地理位置

斫曹鄉位於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北部,東與雙峰縣交界,北與新邵縣、漣源市毗鄰,全鄉共有22210多人,是一個以中藥材種植為主要收入的省定貧困鄉。
全鄉面積50.25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1676畝,農產品以稻穀為主,中藥材、大豆、菜油、辣椒為特產。 湖南省邵東縣斫曹鄉是一個“山高坡陵石頭多,山口無棵樹,地下無礦藏”的省定貧困鄉。

經濟狀況

全鄉共有22210多人,僅有耕地面積11549畝,其中水田5721畝。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斫曹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及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中藥材生產,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廣闊天地。2000年全鄉藥材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占耕地面積的83%,形成了村村組組種藥材,家家戶戶賣藥材的好局面。栽培品種60多個,藥材收入3600多萬元,僅此一項,全鄉人平收入達1620元。1999年8月國家農業部部長陳耀邦、省長儲波視察了斫曹鄉的中藥材綜合開發後,陳耀邦部長高興地說:“你們這條路子走對了,做法很好,值得推廣。”今年,全鄉藥材種植面積又增加了2000畝,預計全鄉藥材人平純收入達2000餘元。

行政規劃

上斫村 石坪村 新鋪村 姚家村 羅富村 十字村 新奎村 砂坪村 檀樹村 梓山村 馬鞍塘村 黃泥坳村 岩泉村 木口壩村 和塘坪村 堤塘村 萬福村 胡田塘村 崇山村 歐坪村 李家村 野雞坪村 唐家嶺村 龍潭村 長流村 蔡大坪村 栽棠村 袁家村 梧桐村

建設發展

發展方式

一是因地制宜,建設藥材基地。斫曹鄉耕地少,分布零散,但土壤肥沃,適宜種植藥材。過去由於受“田裡栽水稻,土裡種紅薯”的傳統糧食型農業生產觀念的束縛,藥材生產一直只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規模。近年來,他們實施“以藥興鄉”發展戰略,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藥材生產。

發展成果

1992年,鄉黨委、政府把十字村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發展中藥材生產的示範村,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當年發展藥材120畝,實現收入28萬元,現該村500多畝耕地除極少數需換土質輪作栽水稻外,其餘都種上了藥材,人平收入突破4000元,有11部高級轎車,行動電話、彩電、冰櫃都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十字村的經驗迅速輻射全鄉,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在鄉範圍內予以推廣,迅速調整產業結構,並得出了“山上種藥樹,地里種藥材,庭院養藥蟲”的發展格局,天水田一律改制,今年全鄉已在山上栽藥樹2000畝,水田改制3900畝,全鄉僅1800畝稻田種水稻了,旱土基本上都種上了藥材,其中黃泥村300畝水田只有15畝種水稻,梧桐村470畝水田只有10畝種水稻。全鄉已發展了十字村、岩泉、石坪等18的個藥材生產專業村,形成了豬婆山系、龍山系、黃泥山系、梧桐山系四大藥區,藥材種植區域化,藥材品種多樣化的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

廉政建設

斫曹鄉財政所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高幹部素質,以隊伍建設提升服務水平。狠抓學習,為幹部備足備好學習資料,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開展討論、論文展評、業務專題集中研究等活動;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幹部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有益活動。濃厚的學習風氣、積極進取的良好風尚,有力促進各項業務建設。
邵東縣斫曹鄉是省定貧困鄉,龍潭村是省定貧困村, 在各級領導的指導、支持和幫助下,該鄉龍潭村建設了一個很有特設富有新意的村級廉政文化室。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龍潭村的基層組織建設上了新台階,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層民主建設堪稱全鄉乃至全縣的典範。龍潭村為斫曹鄉村級廉政文化建設打造了一張亮麗的名片。
斫曹國小聽課老師

新農村建設

斫曹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通鄉公路四通八達,廉斫、廉禾、長八等通鄉公路相繼建成;通村水泥公路建設如火如荼,石坪、十字等10多個村相繼硬化水泥公路,通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0餘公路。安全飲水條件極大改善,鄉黨委、政府投入資金500餘萬元,相繼建好了唐家嶺飲水工程、袁家栽棠飲水工程和落水岩自來水廠,解決了1.5萬民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全鄉自來水進戶率達到60%以上;學校危房得到改造,相繼完成了砂坪、十字和長流三所學校的危房改造工程;敬老院建成並投入使用,30餘位五保老人順利入住,實現了“老有所養”“頤養天年”的目標;鄉風文明建設全面拓展,喜事從簡、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等良好的社會風尚得到張揚;農村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充實,文藝隊、腰鼓隊、送電影下鄉等農村民間藝術蓬勃發展。
 斫曹鄉人傑地靈。改革前,斫曹誕生了“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周南生和全國人大代表周東生。改革開放以來,斫曹湧現了全國人大代表顏堅生、湖南省人大代表陳軍江和王斌、貴州省政協委員唐紹平等一批賢達俊彥,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哺”家鄉,或投資基礎設施,或捐資公益事業,或資助貧困學生,以此回報養育他們的這方山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