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文治閣原名中心閣,始建年代失考。明萬曆三十年(1615年)移鍾於閣上,又稱鐘樓,鼓樓,稱呼延續至今。清嘉慶《濬縣志》載:“萬曆乙卯(1615年)後,始移鍾於中心閣。”據此可知,中心閣距今至少有400餘年歷史。
清順治六年(1649年)毀於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縣梁通洛重修,改名“文治閣”,意為“以文為治”。
清代書法家張皙(字子白)作《重修文治閣記》。
建築結構
文治閣高峻壯麗,莊重典雅,為濬縣古老文明的標誌。文治閣通高約20米,上下分樓、台兩部分。四面券洞,相對通行。
券門外嵌鑲青石橫額,東曰“丹流東壁”,西曰“壁瀉西山”,清代書法家趙素廬書。南曰“清環黎水”、北曰“黛護伾嵐”,清代濬縣書法家張子白書。
匾額題字穩重雋逸,筆勢蒼老遒勁。東北角有磚砌階梯可以攀登。
平台上建兩層高樓,雙重檐,攢尖頂,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平台邊建有方孔女牆,高1米。閣高10米,上層四面開窗,視窗上分別懸“視承顧問”、“面奉特知”、三待經筵”、“五知貢舉”橫匾。
閣內供福、祿、壽神像。平台上建築為重檐四角攢尖頂。
挑角花脊,琉璃瓦剪邊,頂鑲寶瓶。平台上有水泥欄桿,憑欄四望,市鎮景象,指顧盡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