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古城

文水古城

文水縣城歷史上曾兩次遷移,最初在大陵城,後遷至現舊城莊處,史稱“文水古城”。 文水古城在今城東5。5公里之舊城莊,建於北魏時期。《後魏風土記》曰:“太平真君九年(448),遷山戎外出,徙壽陽民三千戶於大陵城南十里,置受陽縣”,移縣治於此城。《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城甚寬大,約三十里,百姓於城中種水田。”宋元豐七年(1804)汾文二水漲溢,毀於水患,基址不存。現在在舊城莊是一個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文峪河從不遠處流過,雨天仍然是比較泥濘的小村,已經完全見不到當年的輝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文水縣歷史悠久,據從該縣上賢、西峪口出土的石器及穴居房屋等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裡定居。隨著人類生產勞動的發展,上賢人逐漸向文汾流域遷移並定居,在這個時代,畜牧業已逐漸發展,即由原始群進入了氏族社會。 據舊縣誌載:文水為古冀並之域,在唐虞時為冀州轄地;堯為唐候時都平陶,即該縣西南二十五里之平陶村。後冀並分開,為并州轄地。

春秋時為晉國祁氏之田,公元前514年(魯昭公二十八年),晉滅祁,為平陵大夫邑,(晉平陵大夫世襲之地)。  前376年(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韓、魏、趙共廢來靖公,三分其地,屬趙為大陵邑,邑治在該縣西北二十五里武陵村之北大陵莊(原名大陵屯)。《史記》載:前344年趙肅候游大陵,即此地,其後310年趙武靈王亦游之。大陵莊在公元1621年(明天啟年間),即劃歸交城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五年)滅趙並六國,郡縣天下,始名為大陵縣,屬太原郡。前221年至8年(西漢初始元年)的229年中,一直為大陵縣。

前202年~9年(西漢)時,於大陵縣境南部別置平陶縣,包括後來的平遙縣西北境。縣治在文水縣平陶村。

公元9年,王莽稱帝,改漢為新,改大陵為大寧縣,屬太原郡,從公元9年(新莽建國元年)至24年(更始二年),歷時16年間,為大寧縣。

公元25年東漢立,從25年(建武元年)又復名為大陵縣。在東漢,三國時屬太原郡,西晉屬太原國。從東漢,三國、晉到南北朝、公元447年(北魏真君八年)422年間,一直稱為大陵縣。

北魏省大陵,公元448年(真君九年)移壽陽民於大陵縣,置受陽縣(亦名西壽陽)縣治在文水縣城東十里之舊城莊。從北魏至589年(隋開皇九年),歷經141年,名受陽縣,屬太原郡。

590年(隋開皇十年)始名為文水縣。文水之名由來,蓋因縣境文峪河自管涔龍門而下,至於峪口,其水波多紋,故以文水名之。

620年(唐武德三年)隸汾州,六年屬并州,七年又屬汾州。公元627年(貞觀元年)又屬太原郡,至公元689年(永昌元年)歷時99年名為文水縣。

690年(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因文水縣是其故里,改文水縣為武興縣,至公元七704年(長安四年)歷時15年,名武興縣。

704年(唐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又恢復原名文水縣。後經五代、十國、宋、沒稱未變。

1098年到1100年(宋元符年間),文水古城,因避水患,將城遷於章多里之南,即後來的文水城,仍屬太原郡。  金、元時,仍名文水縣屬太原路。明、清至民國初,屬太原府。

1939年晉西事變後,文水縣完全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區,屬晉西區第八專員公署。

1949後,新設汾陽專區,歸汾陽專區。1951年3月至1854年5月屬榆次專區。

1954年5月至1958年屬晉中專區。1958年11月,汾陽、文水、交城三縣合併為汾陽縣,改稱文水鎮,設汾陽縣文水鎮辦事處。1959年9月,三縣分置,恢復文水縣建置,屬晉中行政專員公署。

1971年5月1日,呂梁地區革委會(後改稱呂梁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文水縣屬之管轄。2004年3月,呂梁市成立,文水屬之。

文水縣

文水縣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緣,是呂梁市下轄的一個縣,因境內有文峪河而得名。 這裡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中共女英雄劉胡蘭的故鄉,因其古縣城形似鳳凰,故又名為鳳城。。文水縣行政區劃,明、清時實行坊都制。城設坊,關設廂,鄉村設都。明代,全縣編戶79坊都,清代並為70坊都。

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實行區村制。1950年,全縣設七個區,一區駐地城內,二區駐地下曲鎮,三區駐地南莊鎮,四區駐地開柵鎮,五區駐地大象村,六區駐地孝義鎮,七區駐地馬西村,共轄192個村。

1953年5月,進行第一次劃鄉,全縣劃為53個鄉。1956年9月,將53鄉合併為21鄉。1958年3月,將21鄉合併為14鄉。

1958年8月17日,文水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全縣劃為4個人民公社,即:城關前進人民公社、雲周西胡蘭人民公社、南武紅旗人民公社、開柵先鋒人民公社。後多次變更,到1977年,全縣設17個人民公社,轄生產大隊212個,自然村217個。

1984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改劃為鄉鎮建制。全縣改劃為7鎮、10鄉。1985年4月,設立溝口鄉。同年,全縣有7鎮11鄉,轄217個自然村,村民委員會212個。2001年,進行撤併鄉鎮工作。至2009年,全縣有7鎮5鄉,轄村民委員會199個。[5]截至2011年,又增加:1個辦事處(蒼兒會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山西文水經濟開發區)、2個市級開發區(文水縣海威工業園區、文水胡蘭農業科技園區)。

攀龍台

攀龍台是武則天父親武士彠的墓地,剛開始時被封為太原王墓,武則天稱帝後,追封其父親為孝明高皇帝,墓地的名稱為昊陵,後來又改稱攀龍台。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其墓址已經遺失。

據北宋時的<<太平寰宇記>>記載,太原王墓在文水縣城西北十五里處,由於宋朝時文水縣的縣城座落在今天的舊城莊,按書中所指的方向,墓地應當是在南徐村西沿山一帶。

1974年時因永田渠漏水,位於南徐村和中舍村西面的柏草溝沙帽坡山腳下有一畝多地出現了下沉和裂縫,人們都懷疑這裡很可能就是攀龍台的墓址。到了1985年時,本縣曾邀請考古人員進行實地勘察,但是沒有做出定論,還需要今後繼續考察和發掘來進行證明。

依據蒐集的許多資料考證以及對現場的實際勘察,特對攀龍台的遺址提出如下索證,以供後人參考。

1. 據<<唐書武后紀>>中記載:武氏七廟之祖,除了始祖周文王的墓址德陵在陝西和睿祖周平王少子"武"(他是武士彠的前四十代祖先,因其手的紋理象個"武"字,所以就將"武"字作為姓氏使用)的墓址喬陵在洛陽以外,其他的墓址均在文水縣,包括嚴祖(武士彠高祖)的節陵,肅祖(武士彠曾祖父)的簡陵,烈祖(武士彠祖父)的靖陵,顯祖(武士彠父親)的永陵和太祖(武士彠本人)的昊陵,昊陵就是攀龍台. 李嶠在<<攀龍台碑>>上記載:"......及文穆之棄代也,帝廬於墓塋,負土成墳,手植松柏.喪紀之節,復如居穆後之哀.有芝草生於墓前,群鳥銜土集於墳上.山中舊多猛獸,行李難阻,至是皆逃竄絕跡.".文中的"代"是"世"的意思,"帝"指的是武士彠.由此可以推斷出武士彠的父母是埋葬在文水縣的山上,也就是指永陵.

<<攀龍台碑>>還記載道:"唐高祖崩,帝奉諱號慟,因以成疾,嘔血而崩.遺令歸葬文水,因山為墳,穿足容棺.太宗聞帝崩狀,悼久之曰,可謂忠孝之士,乃命史官書之.追贈禮部尚書,配食太上皇廟.官造靈車,送達故鄉.仍委本州大都督英國公監護喪事,緣喪所須,並令官給.遣郎中一人,馳驛弔祭.".碑文中所說的"帝"是指武士彠,他在臨終前留下了遺言,說要將他送回文水縣安葬,並且要將墳墓安置在山上.由此可以看出武士彠的墓地是在文水縣,並且是在山上.

2.<<山西通志 -金石記三>>援引了<<太平寰宇記>>的記載:"并州文水縣太原王墓,在縣西北十五里,即唐則天父士彠也,雙闕與碑石存.".<<太平寰宇記>>為北宋太平興國時期(公元976-984年)樂史編著,可見當時攀龍台的遺蹟仍然存在.

在太平興國時期,文水縣的縣城(文水古城)在今天的舊城莊村,"縣西北十五里"所指的方位是在今天南徐村與中舍村之間的柏草溝一帶,因為只有這個地方,才符合<<太平寰宇記>>和<<攀龍台碑>>所記載的方向和距離等說法.

3. 李嶠在<<攀龍台碑>>中記載:"高陽賊歷上飛來寇,帝從高祖擊,醜虜大殲.軍師凱旋,便過帝宅,樂飲經宿,恩情逾重.".又據<<新唐書>>記載:"十三年唐高祖拜太原留守,擊高陽賊歷上飛於西河,破之.".那時的西河,就是現在的汾陽市和孝義市,這一次戰役與<<攀龍台碑>>中所寫的都是一件事情.文中所說的"帝"是指武士彠,可見其故鄉是在本縣的古官道旁邊.

清朝光緒九年<<文水縣誌>>的藝文卷中,有首題為<<文水道中>>的詩文,作者王秉乘這樣寫道:"白髮禁新好,青樽異昔游.馬槽警瘦骨,心計折前籌.文水流何細,媚山艷未收.署中明月下,煙霧隔東樓." 在"媚山艷未收"這句詩下面標註著一句話:"山下有武媚娘娘故里",由此可以進一步證實,武則天的故鄉既是在古官道旁邊,又是在山腳下.本縣僅有西山,因此是在西山腳下.

南徐村自漢武帝以後,歷朝歷代都要在此設立古官道墩台和鋪舍,另外該村還有建於唐朝的則天廟,可見民間所傳說的武則天故鄉在南徐村是正確的.既然南徐村是武則天的故鄉,那么她的祖墳應該是在該村的西山腳下,這也是非常符合實際情況的.

4.1961年,永田渠因為渠道底部塌陷漏水,灌注了一個晝夜以後,下沉了一米,下沉的面積有一畝多地,繼而導致柏草溝的官帽山山腳下裂開大縫.當時有人拋下了大石頭進行測試,大石頭隨著裂縫滾下去以後,石頭跌落的聲音約有兩分鐘之久.

1983 年,本縣邀請了考察過古長城遺址的專家來到此處考察,得出的結論是:"是否為古墳墓遺址,限於勘探條件,暫時不能定論,但肯定不是古代煤窯遺址.".由此可見,如今官帽山山腳下下沉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武士彠墓地的地下建築物遺址,而裂縫又伸向了山中深處,那裡是否就是其墓穴所在呢?

5.柏草溝中的官帽山,其形狀酷似官帽,面臨文峪河,左靠五龍山,右倚虎皮山.依山傍水,龍盤虎踞,確實是王侯將相選定墳地的好地方.武士彠生前為工部尚書和荊州都督,死後又被送葬於故鄉文水,因此選擇此處作為墳地也是完全可能的.

基於上述古代文獻考證和現今的現場考察,對於攀龍台的遺址所在,確信應該是在南徐村柏草溝中的官帽山山腳下,只是有待人們去勘探發掘以便證明而已.

武則天祖籍

山西文水

武則天祖籍山西文水,公元624年出生於長安古城,其父武士彠當時任揚州大都督。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不滿5歲的武則天隨前往四川就任的父親一同來到了天府之國。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皇帝下令裁併都督府,武則天的父親被調往唐朝四大都督府之一的荊州府任大都督,武媚娘又隨父母遷往荊州,這一年她剛滿8歲。當年,隨同前往荊州的還有她的姐姐和妹妹。在荊州,武媚娘的生活條件好多了,因為這裡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武媚娘的父親武士彠打算在荊州好生教撫兒女,過一段安逸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他患有哮喘頑疾,久治不愈。唐貞觀九年五月,從京城長安傳來皇帝李淵駕崩的訊息,這一噩耗對一貫無比忠誠於唐高祖的武士彠來說,簡直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悲傷過度,其病情突然加重,最後在荊州吐血而死。這一年,武媚娘年僅11歲。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武士彠的靈柩被運往長安,由於異母從中作梗,武媚娘姐妹倆與母親楊氏沒能返回祖籍山西文水,滯留在了荊州。這一留便是漫長的7年。從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到飽嘗人間辛酸的少女,武媚娘在荊州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本事。她與荊州的黎民百姓打成一片,並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斗轉星移,她在荊州這方得天獨厚的水土中長大成人,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許多知識和才能,以至後來她入宮主政朝廷大事,成為一代女皇,都是與荊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歷史遺存傳說

武則天在荊州的平民生活一過就是7年,終於有一天,她的人生突然有了戲劇性的變化與轉機。

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後宮空虛,皇后虛位。某日,唐太宗突然記起愛臣武士 的家眷,當他得知武愛卿有個二女兒聰明伶俐、楚楚動人後,便差人宣她進宮。這一年是唐貞觀十一年,時為公元637年,武則天14歲,已出落成一個羞花閉月、沉魚落雁、傾國傾城且氣質非凡的大閨女。

據荊州老南門一帶的鮐背(老人)講,武媚娘當年應詔入宮做“才人”時,就是從老南門外的一條小路進宮的,打那時候起,人們便將這條路叫做“御河路”,並一直沿用至今。還有人講,當年的長江就緊挨著荊州古城,後來由於江水的不斷沖刷,長江才逐漸改道向南遠離。武則天當年就是從江邊坐船進宮的,所以現在這裡仍然有“御路口”和“御河村”等與武則天有關的地名及傳說。這些,雖然在史書上並無記載,但武媚娘在荊州度過了她的童年以及少年時光,這是有史可查的。

武則天被詔入宮後,很快成為宮中的寵兒。公元654年,31歲的武則天被封為“宸妃”,翌年又被冊立為皇后,33歲開始,武則天“參決百司奏事”,在後宮參政。

有關武媚娘在荊州生活7年的史料,權威史料書籍《資治通鑑》4088頁中是這樣記載的:“已故荊州都督武士彠之女,年方14歲,太宗聽說她貌美,詔入後宮,冊封為才人……”雖然只有區區數十字,但從這部頗具權威的史書中,我們對武媚娘的童年以及她從荊州被詔入宮這段歷史也就再清楚不過了。除此之外,武則天的生平及其在荊州的記錄,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後晉劉日句等撰《舊唐書》、司馬光所撰《資治通鑑》、《唐會要》以及《唐大詔全集》等史書中均有記載。

有關武媚娘在荊州的歷史典故和傳說,這段充滿傳奇色彩的“秘史”!前面講到的“御河路”、“御路口”、“御河村”等,都有一個“御”字。一個“御”字絕非隨心所欲而取。另外,在荊州城內外,跟武媚娘有關的地名還有不少,如“窖金洲”、“筲箕窪”、“鐵女寺”、“太平口”等。荊州區李埠鎮的長江邊有個不起眼的地方叫龍洲,方圓百里的百姓都知道該地名,說的是武則天小時候因家裡窮,她在龍洲幫人家看護莊稼時,有很多麻雀飛來吃地里已成熟的麥子,武則天驅趕不走,於是便隨口說了句“你們怎么不死光呢”,話剛出口,那些麻雀果真紛紛落地而死。武則天見了又生惻隱之心,忙改口說:“你們都活過來吧,以後別再來了。”於是,死了的麻雀全都活過來飛走了。從此後,龍洲就再也不見麻雀了。這雖然只是個民間傳說,但卻把武則天從小就是“金口玉言”的皇帝之相,以及她的專橫跋扈表現得淋漓盡致。張世春的長篇紀實歷史小說《堤破天驚》第二十回中亦有這樣的描寫:這片洲灘原本叫筲箕窪,據說與武則天有關。武則天很小的時候,她父親就在荊州做都督,管兩湖、兩廣、雲南、貴州六省的軍事武裝。武媚娘7歲時,與繼母不和,就來荊州跟父親一起生活。父親死後,武則天被一位尼姑收養,住在長江大堤上的一座江神廟裡。一天,武則天端著筲箕到江邊淘米洗菜,不慎落入江中差點淹死,是那手中的筲箕救了她。後來武則天當了皇帝,就賜這個地方叫“筲箕窪”,稱廟裡的老尼叫“義娘”,還下令重修了江神廟,在荊州城內新建了“義娘廟”。再後來,“義娘廟”又被改為了“鐵女寺”……不知是巧合還是歷史本來就是如此,荊州鐵女寺的修建時間正好與書中所描述的這段歷史相吻合。按照武則天的身世和行為習慣,她從小遁入空門、對寺廟有著特殊的感情。

樹碑立傳

毋庸置疑,一代女皇武則天與荊州曾有過不解之緣,是荊州的一方水土將她養育成人,荊州給了她靈性,更為她後來成為一國之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荊州作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三國文化的中心、楚文化的發祥地,切不可忽視早已存在、且歷史韻味深厚的歷史遺存。眾所周知,作為楚文化發祥地和三國文化中心城市,荊州先後花大力氣新建和重修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辭賦之祖宋玉、明代宰相張居正,以及三國名將劉、關、張等歷史名人的塑像和廟宇等。然而我們卻不該將在荊州長大、從荊州入宮的武則天給長久地遺忘。

因此,對荊州的文化建設一貫十分關注的熊遠桂、張世春等一大批熱心市民,積極建議有關部門“儘早把武則天請回故鄉來”。應該看到,武則天不僅是歷史名人,荊州作為她的第二故鄉,儘早讓她“回家”,我們更是責無旁貸。這么厚重的歷史不去研究,這一疏忽,當令吾輩汗顏!

其實,“讓武則天早回故鄉”或者在荊州碑苑等名人館給武媚娘騰出個棲身之地,讓更多的荊州人和遊人與武則天走得更近,讓其成為荊州旅遊中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豈不美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