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文化經濟在經濟學中屬於實體經濟,非資本主義國家的品牌經濟。文化經濟是文化智慧財產權所有人通過工具包括計算機網路非實體工具,在現實生活和虛擬的計算機網路空間中創造的產品,包括實體的和非實體的價值。文化經濟發展的模式得到國家的保護。例如:數字平面設計、網路百科全書和著作權。
介紹
2000年奧運會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召開。據報導,世界上11家著名大公司向奧運會提供了約6.5億美元,以換取廣告權等權利,全世界有1.5萬國際企業的經理人員到悉尼觀看奧運會,在悉尼開支高達30億美元之多。電視轉播費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14.8億歐元,體育場館的上座率高達91%,達到4.88億歐元,此外,奧運會的派生產品(如運動衣和奧運小旗)銷售額達到2.59億歐元,而悉尼的旅館業和餐飲業客人爆滿,主要旅館和飯店入住率竟然高達98%,到底它們賺了多少錢還不知道。奧運會使澳大利亞的經濟整體受益,悉尼奧運會組委會的一位領導人說,這屆奧運會的成功對澳大利亞經濟的促進作用將持續10年之久。奧運會促進舉辦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其促進作用一次比一次更大,奧運會對於經濟的推動意義是一個突出的例證,表明文化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定義
文化經濟可能的界定是滿足人們休閒需要的經濟以及實物經濟文化附加值增加的經濟。這是一個極其廣闊的經濟領域,日本學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產業論》一書里粗線條地把文化產業劃分為三類:一、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舞台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如書籍、報刊、雕塑、影視等產品;二、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三、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文化經濟的火爆事例已經到處可見。
在“生產”這部分中,首先要搞清楚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各自的特徵;文化(藝術)產品(服務)的生產組織,在市場經濟格局下的分類,不同類型的生產組織各自的特徵以及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生產資組織資金來源的回顧,使用的結果(效益);儘快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投資體系,其中包括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借鑑已開發國家的某些作法、建立和完善社會贊助文化事業的法律法規等。
在“流通”這部分中,要探討和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文化市場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市場的運行機制;文化市場的管理;供求與價格,其中包括供求規律、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根據需求放開價格等內容;競爭與繁榮;扶植與引導;文化經紀人。
在“消費”這部分中,要探討和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係;文化消費的特點與作用;文化消費水平的高低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文化消費結構與文化產品結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當然,文化經濟學的基本框架由生產、流通、消費這三大部分組成是否合適、科學和符合實際,這要由實踐來檢驗。
意義
文化經濟的凸顯反映著社會巨大而深刻的發展現代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使多數人進入了“過剩經濟”時代,人們用於物質生活的開支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而更多的錢向非物質的方向,文化的、休閒的方向消費轉移。
還是在不久的從前,勤勞致富幾乎是個不容置疑的真理,而吃喝玩樂、遊山玩水在一般人眼裡卻是一種浪費,是有害於經濟發展的敗家子行為,但是現代社會的情形卻大不相同,這些被稱作為文化產業的經濟領域卻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現代社會的各國都在縮短工作時間,據報導,美國、法國、德國等政府都認為,縮短工作時間將改寫經濟結構和提供最大的就業機會。
俄國學者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說,今天的工作占去了我們生活的1/6的時間,社會學家們相信,再過10年到20年,假期將延長2個月到3個月。維也納玻爾茲曼大學校長塞爾曼認為,後現代的人類主要想的將不再是職業,而是自己的自由時間。勞動是為保證應有的生活水平和支付閒暇時間服務的。另據馬惠娣在《休閒產業是我國新的經濟成長點》一文里提供的材料,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休閒的教授傑夫瑞·戈比預測,在稍後的幾年裡,經濟結構中休閒產業的從業人員將占整個社會勞動力的80%-85%。而華盛頓地區公共策略預測部主任莫利特則認為,休閒、娛樂以及旅遊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並且席捲全世界,專門提供休閒的第三產業在2015年左右將主導勞務市場,休閒產業在GDP中將占有一半的份額,在從現在到2015年這段時間裡,新技術和其它一些因素可以讓人們把生命中50%的時間用於休閒。這樣的社會需要保證了文化經濟在未來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美國學者約瑟夫·派因第二和詹姆斯·吉爾摩提出了體驗經濟的概念,他們敘述了經濟發展的過程有如小孩過生日的發展過程。在農業時代里,母親是拿自家產的麵粉雞蛋等材料,親手做蛋糕;在工業時代里,母親到商店裡買混合好的蛋糕粉回家,自己烘烤生日蛋糕;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母親向西點店訂購作好的蛋糕。到了90年代的今天,母親不但不再烘烤蛋糕,也不再自己辦生日宴會,而是花上100美元將生日宴會外包給某家專門的公司,請他們為小孩辦一次難忘的生日宴會。於是,體驗經濟誕生。“體驗經濟”或譯為“感受經濟”恐怕大致說來就是文化經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層次學說,追求精神的滿足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熱門的高級心理需要,這方面的需要是無限的,為經濟發展開闢了無限的可能性。
解決出路
由於技術的高度發達,貧富差距可能由於技術在人群中掌握的程度不同而進一步擴大,這個問題嚴重地影響著未來社會的穩定,文化經濟的發展可以帶來問題的解決方案。華盛頓經濟發展基金會主席里夫金指出:“高技術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們所缺乏的恰恰是如何利用大有發展前途的工作方式的構想。”他表示堅信:將來只需要占人口20%、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界英才就可以從事高技術領域的管理。最遲到2020年這些人將拿走全部收入的60%還多,而80%的人將受窮。其實社會還會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們去做,這些就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領域,目前在德國就有30萬個機構屬於這樣的部門,這些部門包括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藝術、文化和宗教。里夫金說,決不能把“第三產業”理解為自由經濟的收容所,而應當把這些領域理解為既需要高度責任心又要有專門技術知識的工作。在這篇報導之後,新英格蘭委員會今年6月份公布的報告突出闡明了文化對就業機會的創造所起的促進作用。該地區這個行業共有人員24.5萬人,超過了醫療衛生部門,也超過了通常被認為在該地區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軟體工業,“創造”經濟(文化經濟)已經達到了類似於矽谷電子和通訊部門的規模。這份報告強調,文化經濟還給一些日趨沒落的城市經濟注入了活力,能夠創造更健康的群體,對英格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