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化的傳遞與嬗變:中國文化與教育》內容為:一方面出於時代的感召,另一方面也與自己的學習經歷相關,我在大學本科學習哲學期間,對佛教思想文化歷史認真研習過一段時間,積累過一些資料。而在讀文學碩士生學習期間,又認真地研習過道教思想文化歷史。故而,在進入教育學博士生期間,在研習儒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歷史的基礎上,萌生了進行具有跨學科性質的文化教育研究工作的興趣。
我在1985年至1986年期間進行的研究工作,是從先秦教育思想的研究開始的,這實際上後來形成了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先秦儒道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而作為先秦以後的中國教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東漢以來的佛家文化。於是,幾乎同時,我的研究開始轉向中國佛教教育和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此後在1988年成書的《中國佛教教育和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也形成了我在教育文化方面研究的早期著作。
文化傳遞理論把文化分為政治文化和經濟文化。由於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日益膨脹,大都側重於歷史的一個方面,即政治方面。古人所講的經濟一詞,意在治國平天下。 文化傳播分為文化繼承和文化擴散。 其中文化傳遞理論及文化擴散分為擴展擴散和遷移擴散。 1.主流文化和亞文化 2.積極文化和消極文化 3.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 4.政治文化和經濟文化
圖書目錄
再版說明
原版前言
第一部分 綜合考察篇
第一章 民族思維定勢與傳統教育模式·2
一、思維方式與教育·2
二、體用不二:本體論思維定勢·3
三、“天人合一”與教育價值取向·6
四、“仁智統一”與倫理教育·11
五、“知行相即”與認知方式·16
六、“注經”與獨創的統一·19
七、“內聖外王”與理想人格·23
第二章 中國傳統教育和中國知識分子.28
一、禮教和樂教·28
二、教師和文人·36
三、困境和超越·43
第三章 個性發展的教育目的與社會進步——中外教育比較中
的思索.53
一、個性發展教育目的之含義·54
二、個性發展教育目的之社會根源·56
三、個性發展的目的與教育的進步·63
四、個性發展的目的對我國社會的現實意義·67
五、個性發展的目的對我國教育的現實意義·69
第二部分 交叉研究篇·
第四章 漢字文化在認知教育中的投射.74
一、語言是否是文化現象·74
二、漢字是文化的符號·75
三、六書:漢字的認知方式之一·76
四、國小:漢字的認知方式之二·80
五、經學:漢字的認知方式之三·82
第五章 文學藝術和教育.86
一、文藝與教育的定義·86
二、對文藝和教育關係的傳統認識·88
三、對文藝和教育關係的反思·93
四、文學藝術和人的全面發展·96
第六章 中國宗教教育問題·100
一、宗教及其教育研究的實質與範圍·101
二、社會風俗與宗教教育·103
三、佛道教育的形成與特點·107
四、儒家教育中的宗教因素·109
第七章 中國文化發展與科技教育·112
一、文化、科技的起源與科技教育的發端·112
二、農醫天算與諸子百家的科技教育·113
三、科技教育制度的創立完善與文教政策的關係·115
四、科技教育是傳統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117
五、科技教育是文化交往的重要內容·119
六、中國近代科技不發達的文化與教育的原因·120
第三部分 變遷求索篇·
第八章 明代的文化與教育·124
一、明代教育的三個時期·124
二、明代教育的特點·128
第九章 留學生派遣與中國教育近代化.132
一、甲午前後:留學教育的開創與意義·132
二、戊戌變法:留學日本與新教育·136
三、民國時期:留美高潮與近代教育的完成·144
第十章 近代職業技術教育和傳統價值觀念.153
一、洋務教育的歷史作用·154
二、實業教育的衝擊·158
三、職業教育:反省與制約·162
第十一章 中國教育的新生——五四文化與教育變革.169
一、文化衝突和教育改革·169
二、多元性和主動性·178
三、“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與教育反思·182
四、新文化與新教育·190
五、餘論·198
……
文摘
·第一部分 綜合考察篇·
第三章 個性發展的教育目的與社會進步——中外教育比較中的思索·
三、個性發展的目的與教育的進步
個性發展目的的教育往往有反傳統教育的性質。筆者這裡講的傳統教育不特指歐洲19世紀形成的以赫爾巴特的理論為依歸的一套教學制度、教學方法,而泛指不同地域或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模式。一個長期相對穩定的社會,必定形成一種與這個社會相契合的相對穩固的教育模式,這個模式就可稱作廣泛意義上的傳統教育。如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模式、中世紀的經院主義教育模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科舉讀經模式,等等。
在古代社會,一般說來,制度、文化或價值都相對平衡和穩定,其教育注重的是發揮教育的保存的職能。這樣的教育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一種模式——傳統。傳統教育往往旨在培養恪守社會陳規的人。以此為目的的教育必定對人的發展限制較大。進入近現代社會,社會的變革帶來了教育的革新。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革新(不包括那些倒行逆施的反人類的教育變動,如法西斯的教育)是要改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從本質上是改善人。改善人,一方面要反對限制人的發展的傳統教育,使教育擺脫舊模式,創建新模式。而個性發展的目的正是針對限制人的發展的傳統教育的,故而教育大改革時有較多選擇個性發展目的的機會。另一方面,與社會進步相一致的教育革新總是儘量打開教育的門戶,按機會均等的原則力求更多的人乃至全體人都有發展的機會。從盧梭以後的個性發展的思想是以這兩方面的考慮來展開的,所以稱得上是教育的進步。
謀求個性發展的教育反對社會本位的教育。這種反對是有道理的。社會本位的教育,在哲學上是機械論或宿命論,在心理學上依據心理原子說和行為訓練說,在政治上傾向於國家主義或集權統治。這種教育把人看作環境的消極產物,把受教育者看成可以按某一固定模式加以鑄造的材料,把人看作是完成社會使命的工具,而這樣的工具是通過教育來製造的。這種教育濫用獎懲作為強化訓練的條件,“絕不肯讓青年懷疑、思想、討論,因為這都是盲目信仰的大敵。他們也不肯讓青年養成自動的、獨立的、大無畏的精神,他們需要馴服的、畏懼的青年”。在奉行愚民政策的社會裡,這種教育備受寵幸。漫長的中世紀是如此,現代的法西斯主義也是如此。例如,納粹的教育把青年人訓練成炮灰,使青年向著毀滅人類和自身的道路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