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造成越來越多“低頭族”的出現,而過度依賴科技會導致“數碼痴呆症”等問題,當中以大腦仍在發育的青少年最受影響。近年患記憶障礙的青少年增加,有中學生記不住家門密碼,要查看手機才能進門。症狀
有時候人們依賴個人電腦或電話等數碼設備,都到了想不起自己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地步,這就是數碼痴呆。閉上眼睛想一下:“手機通訊錄里的電話號碼,你還記得幾個?熟人親友的名字你還記得幾個?中午自己又吃了什麼?”對於這些問題,假如你回憶的時間超過10秒仍無法給出答案,也許你得了“數碼痴呆症”。
據報導,“數碼痴呆”患者還有情感發育不健全的狀況,兒童比成年人風險更大,因為他們的大腦還處於發育階段。
通常來說,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記憶力減退、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下降的折磨,但這些症狀在青年人群中近年來有逐漸發展的趨勢。美國趨勢機器全國調查中心的數據表明,18歲至34歲的群體比那些55歲以上的群體更容易忘記當天是星期幾、忘了鑰匙放在哪,甚至忘了洗澡。相比之下,只有“人名”這一項,是55歲以上群體比年輕人更容易忘記的。
原因
如果過度依賴手機等數碼產品,例如經常刷微博、看朋友圈、瀏覽網頁等,會有大量的無效信息進入大腦,從而削弱了大腦對有用信息的處理能力,最終導致記憶力下降,引起“數碼痴呆”。大腦過度興奮
人在使用數碼產品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這種物質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使人感到愉悅。如果長期長時間使用數碼產品,大腦中就會積累較大量的多巴胺。而一旦多巴胺突然減少,人體就會感覺不適應,出現情緒煩躁等症狀。
注意力分散
人在使用數碼產品時,手眼協調能力會得到加強,但長時間使用數碼產品,記憶、語言、思維等能力會逐漸弱化。例如,許多兒童長期玩手機等數碼產品,出現不愛說話、不願意與人交流等現象。
醫學研究證明,人的記憶主要由腦部的“海馬體”負責。就像平時假如不運動,肌肉就會隨之萎縮一樣,記憶力使用不足則會導致海馬體萎縮、記憶容量減小、認知能力降低。“數碼痴呆症”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用導航儀找路、用手機代替記憶電話號碼,可能會使人精神活動的能力有所退步。
哈佛醫學院總結了七種常見記憶問題,其中“錯誤歸因”、“阻擋”和“注意力分散”相輔相成。“錯誤歸因”是指只看局部不看整體,接收到的信息不完整。“阻擋”是一種暫時性的忘卻,是因腦內的“競爭記憶”阻礙了你所需要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注意力分散。恰恰是由於數碼科技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習慣。在這過程中,也許你不會錯過任何有趣的信息,然而注意力與精力已被大大分散。
此外,智慧型手機、電子設備貌似能幫人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可大多數時候這只是假象。記憶的形成不是過去所有經驗的單純疊加,而是大腦每次對所接收信息的解碼過程,及在此期間所有感性認知、理性思考與客觀事實互動作用產生的信息的合集。這就是說,大腦最後記住的是整合過後的信息。沒有被整合的碎片化信息,在回憶的時候是很難被追蹤到的。用5分鐘、10分鐘的時間刷微博、看新聞,得到的都是簡單的結論或片面的分析,而不是深度閱讀與思考,這完全扭曲了“合理利用碎片時間”的初衷。
應對
專家建議,數碼設備的使用者應當養成勤用腦、深度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同時建立並保持有意義的社交、放棄無用的信息接收方式等。
由於兒童的自控能力差,所以6歲以下的兒童儘量不要接觸數碼產品,6至14歲的兒童家長應嚴格控制其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