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介紹
數字地質調查系統DGSS(Digital Geological Survey System)是貫穿整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過程的軟體,功能涵蓋區域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礦體模擬、品位估計、資源儲量估算、礦山開採系統最佳化等內容;該系統基於數據“層”模型、數據流“池”技術、不同階段數據模型繼承技術、數據互操作技術和3S技術實現了整個地質調查過程的無縫數位化與一體化,並創新地開發了地質三維羅盤和野外數據採集為一體的野外數據採集器,不但為地質人員套用高新技術降低了門坎,而且極大地提高了研究精度和效率,豐富了成果表現形式和服務形式。隨著數字地質調查系統完善和套用,已逐步成為國內地質調查領域的主流軟體和工具。軟體由四大子系統組成:
數字地質填圖系統RGMap
具有整合顯示地理、地質、遙感等多源地學數據,GPS導航與定位,電子羅盤測量,路線地質調查地質點、地質界線、點間分段路線地質(不定長的)數據描述,產狀、素描、化石、照片、樣品、地球化學數據、重砂、礦點檢查等數據採集,路線信手剖面自動生成、實測地質剖面導線、分層、地質描述、素描、照片、採樣、化石等野外數據採集功能。
探礦工程數據編錄系統PEData
探槽、淺井、坑道、鑽孔探礦工程野外數據採集與原始地質編錄,並現場實時自動形成探槽、淺井、坑道、鑽孔探礦工程圖件等功能。
數字地質調查信息綜合平台 DGSInfo
提供全國大、中比例尺標準圖幅接圖表,野外PRB數據檢查與編輯,PRB數據入庫,PRB數據整理與處理(數據瀏覽、數據提取形成專題圖層),剖面厚度自動計算,剖面圖和柱狀圖自動繪製,等值線計算與製圖,多元統計計算與成圖,地球化學數據採集、處理與成圖,第四系鑽孔綜合剖面圖、地球物理物理數據處理與成圖,PRB空間數據定量評價,實際材料圖編輯與屬性繼承操作,1/10萬實際材料圖投影到1/25萬圖幅(或1/2.5萬到1/5萬),編稿地質圖編輯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建立,異常查證結果資料庫、礦點檢查結果資料庫以及綜合地質構造圖層、含礦地質建造圖層、控礦構造圖層、礦產地圖層、礦化信息及找礦標誌圖層、蝕變帶信息、物、化、遙等綜合異常圖層、礦產預測遠景區圖層、找礦靶區圖層、地質工作部署建議圖層等內容的成礦規律與礦產預測圖資料庫的建立等功能,滿足完成野外手圖、PRB圖幅庫、實際材料圖、編稿地質圖及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整個過程的要求,覆蓋各種比例尺填圖全過程。
另外提供了探礦工程數據綜合、處理、製圖過程:探槽、淺井、坑道、鑽孔探礦工程數據、勘探線數據、採樣分析數據錄入與組織管理,自動生成坑道、探槽、鑽孔、淺井工程圖件的基本內容投影在礦區平面圖上,自動輸出坑道、探槽、鑽孔、淺井工程編入數據採集表、素描圖、礦區平面圖,多模式多用途鑽孔綜合柱狀圖套用等相關功能。
資源儲量估算與礦體三維建模信息系統REInfo
基於條件表達式的工業指標設定,勘探線剖面生成與編輯,單工程(單指標、多指標)礦體圈定與人機互動編輯,人機互動礦體連線(直線、曲線及提供連線規則),地質塊段法儲量計算,剖面法儲量計算,採樣平面圖法,地質統計學儲量計算(含距離加權反比法),煤礦儲量計算、採空區動態儲量管理、礦體三維顯示與分析等功能,輸出各種與儲量計算有關的表格與圖件。數字地質調查軟體系統開發與推廣套用是地質調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設的標誌成果。2004年以來,成果獲國土資源科學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專利4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4項;推廣單位超過300家、5000套,涉及全國地質、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黃金、化工、建材、核工業等工業部門、高校科研部門、礦業公司;舉辦數字地質調查技術培訓班超過90次,培訓人員約9000人次;在丹麥地質調查局格陵蘭數字填圖計畫中推廣試驗,為非洲、拉丁美洲以及東協約40個國家舉辦數字填圖技術講座;技術支持網站的註冊用戶達到3600人,網站訪問量達27萬人次。
項目情況
1999年以來,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專項中設定了多個與數字地質調查技術研究、系統研發及推廣套用相關的項目,包括計算機輔助區域地質調查系統、區域地質調查新技術新方法示範、礦產資源調查野外數據採集系統、數字區域地質調查野外數據採集工作指南、數字區域地質技術要求、數字填圖過程、多源數據整合及成果表達方式研究、數字填圖野外示範、地質調查野外數據採集系統推廣與技術支持、礦產資源調查數據處理與綜合分析子系統、危機礦山勘查項目成果報告編制GIS系統研究、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成果資料資料庫系統建設(2006“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部署研究及成果綜合”項目,礦調〔2006〕17-1)、“數字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標準”、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資料庫、1∶25萬民和幅區域地質調查、1∶25萬阿榮旗幅區域地質調查、1∶25萬玉林市幅區域地質調查、1∶5萬東山縣、管前村幅區域地質調查、1∶5萬崇陽、汀泗橋幅區域地質調查以及雲南、西藏、新疆、陝西、黑龍江等5省(區)固體礦產資源評價項目和12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項目等。
這些項目大多由發展研究中心負責,有12個單位參加。通過上述項目的執行,在計算機軟體開發、地質礦產專業等120多名科技人員的努力下,通過研發、試驗、實驗、培訓、推廣套用、再完善的螺旋式開發模式,經過幾百個圖幅、30餘個礦區的套用,相繼完成了區域地質調查和課程資源調查野外數據採集系統等成果。2010年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把原數字填圖野外數據採集系統、數字剖面系統、固體礦產野外數據採集系統、礦產資源調查數據處理與綜合分析子系統、資源量估算系統和礦體三維顯示系統等6大系統集成為一體化的數字地質調查系統軟體(2010)。
主要成果
(1)創建了PRB(地質點POINT、路線地質觀察ROUTE與地質界線BOUNDARY是數字填圖理論中的核心要素,簡稱PRB)數字地質調查基本理論與方法,解決了國際上30多年以來在地質調查中難以實現計算機野外數據採集全程化和難以滿足不同學科地學者對野外數據採集的需求問題,建立了地質填圖全過程的數字模式。
(2)突破了多項集成技術,開發了適合多比例尺的數字地質調查軟體,涵蓋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礦體模擬、品位估計、資源量估算、礦山開採系統最佳化等內容,實現了地質填圖、固體礦產勘查的全過程數位化。
集成建立了數字地質調查硬體體系,包括掌上機、GPS+數位化羅盤、攜帶型計算機、數位相機、攝像機、語音錄音筆等,為地質學家提供了具有智慧型化的野外數據採集器;基於集GPS+ECOMPASS、RS、GIS一體技術,創建了嵌入式GIS空間數據模型、索引、壓縮/解壓縮以及影像數據的快速可視化等功能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地質調查數據與遙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多源數據整合;基於構件、中間件、數據建模與資料庫、工作流等綜合技術,開發了野外掌上機地質數據採集系統和數字填圖桌面系統(地質路線和地質剖面),實現了不同平台間的無縫連線,解決了地質記錄更新(批註)一致性(保證實測部分三級的一致性),提供了綜合數據處理和數字填圖技術流程與傳統填圖流程一致性(認識—提高—認識—再提高)的關鍵技術與方法(工具),為不同階段地質填圖產品製作提供了平台;創建了PRB數據流“棧”與不同階段數據模型繼承和傳遞技術,建立了野外路線資料庫、野外總圖資料庫、實際材料圖資料庫、剖面資料庫及不同
階段資料庫的互通,創建了地質圖空間資料庫模式,開發了空間資料庫輔助檢查工具。
(3)創新性地開發和集成了與野外數據採集系統一體化的世界上首個地質GPS數字羅盤,實現了地質產狀測量與定位的數位化與自動化。獲得外觀設計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
(4)創建了數字地質填圖技術流程,編制了數字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規範。
成果套用效益
(1)數字地質調查軟體系統在信息技術集成套用方面實現了創新,大大推動了信息技術在我國地質領域的套用。目前已被廣泛套用於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危機礦山接替資源調查等工作,同時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黃金、化工、建材等行業部門和高校科研部門在地質調查工作中也廣泛套用,套用範圍涉及基礎地質調查、地質礦產調查、資源儲量估算和礦山三維建模等。該系統已經被國土資源部列為地質勘查資質認定可選軟體系統之一。系統推廣套用5000多套。
(2)數字地質調查軟體系統系列成果獲2005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2010年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4項等。
(3)該成果已走出國門,在丹麥地質調查局格陵蘭數字填圖計畫中進行了推廣套用。並為非洲、拉丁美洲國家、東協約40個國家舉辦數字填圖技術講座多次。
(4)在全國培養了一支數字地質調查技術隊伍,舉辦數字地質調查學習班已超過70期,培訓人員超過6000多人次,開通了專門的數字地質調查系統技術支持網站提供線上服務;數字填圖技術與方法已納入了多個地質院校大學本科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