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的探究

《教育學的探究》,書籍作者:瞿葆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 於2004年出版,本書是中國當代教育論叢之一,收錄的是作者有關教育問題的16篇論文,內容涉及教育科學分類、建國以來教育學教材事略、西方教育學史略、教育準實驗的科學規範問題、元理論與元教育學、教育學的反思與元教育學等各方面。

基本信息

簡介

封面封面

《教育學的探究》是中國當代教育論叢之一,收錄的是作者有關教育問題的16篇論文,內容涉及教育科學分類、建國以來教育學教材事略、西方教育學史略、教育準實驗的科學規範問題、元理論與元教育學、教育學的反思與元教育學等各方面。

文摘

教育科學分類:問題與框架*對教育科學進行分類,人們已做了一些嘗試。它是從分類的角度對教育科學本身進行的一種反思。這一方面意味著理智上的本能:從混沌逐漸走向有序;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教育科學自身發展的邏輯: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但是,“我們也並非不知道,關於教育科學的分類至今還不夠完善,甚至具有隨意性。”①這是個不過分的估計。因此,我們企圖做進一步的探究,這種探究不是為了分類而分類,而是通過揭示因分類而涉及的問題,試圖澄清教育科學研究中在觀念上的某些混淆,同時,渴望引起批評與討論,從而更有效地認識教育科學的昨天和今天,並促進其明天的發展。一就論題本身來看,我們要達到的直接目標是提供一個較合理的分類框架。由此自然會想到:構建一個分類框架,需要的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進行著分類,因為這是紛紜複雜的世界要求人們做出的選擇。比如性別之分,籍貫之別,等等,這僅是分類的最簡單的形式而已。同時,分類也是科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些學科本身就是分類學。但無論哪一種分類,當我們用“奧卡姆剃刀”刮掉關於分類的種種內容與現象時,可得到分類的核心便在於某種尺度,或者說一定標準,這標準將保證分類的順利進行,並達到條理化、清晰化的目的。因此,教育科學分類首先要回答的是:依據怎樣的標準進行分類?但是,接下來我們又要追問:標準從何而來?它是任意給定的嗎?如果對一個事物可以從多種角度給出多種分類標準,這是不是主觀隨意性的表現?*為唐瑩與我合寫。1993年3月初稿,1995年8月改稿,1997年8月三稿,2003年12月作了一些潤飾。曾刊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3年第2期。用作《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代序,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初版。①米亞拉雷、讓·維亞爾主編,張人傑等譯:《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500頁。

目錄

1.教育科學分類:問題與框架

2.教育是一門科學嗎?——答:教育不是一門科學

3.關於馬克思“男女青少年和兒童的勞動”辨析——紀念馬克思誕辰160周年

4.序陳桂生著《馬克思主義教育論著研究》

5.四十多年來對教育的社會屬性和職能的探究

6.教育準實驗的科學規範問題

7.教育人類學:理論與問題二

8.“形式教育”論與“實質教育”論

9.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國課程理論的興起與發展

10.拉伊和他的《實驗教育學》三

11.建國以來教育學教材事略

12.教育學的反思與元教育學

13.元理論與元教育學引論

14.教育學邏輯起點:昨天的觀點與今天的認識

15.西方教育學史略

16.中國教育學百年——“述往事,思來者。”[附]以“有涯”追“無涯”以“嚴謹”求“真知”——瞿葆奎教授談治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