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匯總學校教育科研存在的種種誤區或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求新求異。在從事教育科研活動當中,選擇了研究課題以後,如果發現他人已有所研究,便擱置一邊,重新選擇所謂新的課題。歷年的課題名錄常常成為教師選擇課題的重要參考,並不去深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說明了自己的問題,解決了哪些自己所關心的困惑。結果是,課題研究中新名詞、新概念迭出,這些新名詞、新概念雖然引人注目,呈現出“眼球教育科研”的狀態,但並不見得真正提供新的意義,對教育實踐有新的解釋和指向。實際上,教師所面臨的許多課題是共性的,由於學校的情境不同、傳統各異、辦學思想有所區別等,他學校的研究常常並不能解決你學校的問題。對同樣課題作深入的研究,有時是必要的。
(二)貪大求全。有些教師教育科研選擇的課題常常比較寬泛,涉及因素眾多,動輒就是學校的整體性變革或綜合變革。在這樣的課題中,並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甚至沒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線索。選擇這樣的課題以後,即使從事研究,各方面的問題的探討也多為淺嘗輒止,有欠深入。真正的研究並非“大題小做”,而多為“小題大做”;教師的智慧也並非“一鶴沖天”,而多為“積小智而成大智”。對局部的關鍵性問題的腳踏實地的研究,所產生的輻射、互動、連帶作用,有時遠勝於浮於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作者介紹
鄭金洲,1965年生,河北泊頭人,教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浦樂幹部學院科研部主任。作品目錄
導論:走出中國小教育科研的誤區第一章 改進實踐:中國小教育科研的指向
(一)解決學校實際問題
(二)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三)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第二章 行動研究:教師教育研究的定位
(一)教師從事研究的四種取向
(二)教師從事研究的基本特徵
第三章 從實際中來:研究問題的確定
(一)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
(二)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場景中捕捉問題
(三)從閱讀交流中發現問題
(四)從學校或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
第四章 從計畫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式
(一)計畫
(二)行動
(三)觀察
(四)反思
第五章 在過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定
(一)轉換
(二)細化
(三)分化
(四)調整
(五)後發
第六章 教育日誌:教育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一
(一)備忘錄
(二)描述性記錄
(三)解釋性記錄
第七章 教育敘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二
第八章 教育案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三
第九章 教育反思: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四
第十章 教學課例:研究成果表達形式之五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