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鎮區位於鎮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縣級公路段宜線從鎮區穿過,縱貫全鎮。鎮區現狀總人口為4945人,其常駐人口為3992人,建設總用地為81.3公頃。
鎮區中心有3.5萬伏變電站一座。鎮區歷史一直為沁縣縣治所在地,現為僅次於縣城的全縣第二大城鎮。
氣候條件

土地資源
故縣鎮土地總面積為226342.6畝,折合國土總面積15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萬餘畝。從土地利用現狀情況看出,故縣鎮現有耕地、園地、林地等用地情況較好,但未利用土地的比例為22.32%,說明土地開發利用還有一定的潛力。全鎮人均土地為15.04畝,人均耕地為3.89畝;以農業人口計,人均土地為12.50畝,人均耕地為4.32畝。人均土地略低於全縣平均水平,但人均耕地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水資源
1、地表水。故縣鎮地處濁漳河西源中下游。流徑鎮域的河流主要有兩條。白玉河,由西向東流入月嶺山水庫,白

2、地下水。故縣鎮鎮區周圍十個行政村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30—70米之間,據單井抽水試驗表明:流量在30—50立方米/小時之間不等,地下水可開採量在5000萬立方米。其餘行政村人畜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地下水開採深度在100米以上,而且基岩暴露較淺,開採難度較大。
3、水資源總量及水質。(1)鎮域地表水、地下水總量約在6500—7500萬立方米,可供採用。2003年鎮域人畜用水40萬立方米,工農業用水35萬立方米。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益。但可為今後人民生活、工農業發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條件。(2)鎮域地表水、地下水屬中性水、礦化度低,上游無污染源,水質好,適宜人畜飲用及工農業用水。
4、水庫。在鎮域內馬連道、徐村一帶有控制流域面積達213平方千米,總庫容量2111萬立方米的月嶺山水庫,水面1200畝。
旅遊資源
1、距鎮區東南3公里處,有清朝康熙年間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吳王典碑樓3個。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古墳成

2、官窩山海拔1040米,不僅神奇秀麗,而且名揚華夏,登上官窩山,鳥瞰東邊的月嶺山水庫,如入仙境。故縣鎮全景可盡收眼底,相傳祖籍河津的隋代儒家大師王通,博古通今,學富五車,號為文中之,曾在官窩山麓設館授徒,慕名而來求學拜師的學生達千人,唐朝諍諫名臣魏徵、房玄齡、杜如海、李責力,以及李靖、賈瓊、陳述達、溫大雅等八大國公都在此求學深造。他們在位先後輔佐李世民、武則天,創造了中國封建時代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兩個輝煌時期。
3、月嶺山風景瀏覽區月嶺山起名於1307年,該山像月亮一樣的形狀,由西向東山勢險峻,蜂腰腰。吳王典祖先的祠堂建立於此。月嶺山水庫就在月嶺山腳下,壩高20米,堤長500米,設管理站一處,通訊、電力、交通便利。距故縣鎮區僅四公里,該庫上游270平方公里,流域內林草茂盛、無工業污染源,水質好。流域長度30公里,庫容量2111萬立方米,水面1200畝,水深1—4米,水庫四周有行政村8個,6000餘人。
產業發展
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地資源,借用外地經驗,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

(一)馬連道新興肉牛肥基地該基地占地16畝,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總投資300萬元,有牛棚80間,庫房20間,職工宿舍30間,是一個設施完善,配套齊全,管理先進,科技含量高的肉牛育肥基地,年飼養量可達1000頭。2004年9月改制為故縣鎮新興肉牛育肥公司。公司以公司加基地,基地加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在全鎮建設5個養牛基地,拓寬服務領域,實現生產、銷售、屠宰、加工一條龍經營產業化發展之路,帶動全鎮養牛達到10000頭。
(二)故縣村波爾山羊改良基地該基地位於故縣村東南紫金山下,交通方便,水電齊全,占地19畝,建築面積2050平方米,其中羊舍85間,現有固定資產70萬元,流動資金15萬元,員工17人,養羊653隻,備有粉碎機一台,切草機一台,割草機一台,打捆機一台,農用三輪車二台。故縣波爾山羊基地以波爾山羊為主,集種肉羊為一體的經營實體,基地有苜蓿153畝,可供1500隻羊一年食用,同時有各種飼料加工配套設備,聘有專業技術人員4名,年可供市場種羊500隻,肉羊300隻,年創利10—12萬元。
(三)余凹肉兔養殖基地該基地於2004年3月8日開始籌建,一期工程投資55萬元,建設養兔場,占地11畝,建兔

(四)下清河杏鮑菇種植基地下清河位於故縣鎮南,東與閣老墳毗鄰,全村148戶農民,有50戶種植杏鮑菇,建有菇棚60個,種植杏鮑菇50萬袋,年可采菇25萬斤。
(五)徐村優質種豬基地。該基地投資300萬元,占地10畝,有豬舍間,實行企業化管理,年飼養生豬10000頭。
(六)月嶺山麻鴨養殖基地該基地環月嶺山水庫,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建設鴨棚30個,飼養種鴨10萬隻。
發展構想
按照全縣創環境、上項目、促發展動員大會精神,結合本鎮實際,確定的總體發展思路是:以生態建設為目標,

建設生態養殖大鎮,就是要把生態建設和養殖結合起來,山區實現山上種樹,林地種草,種草養兔,川地實現種糧種草,加工飼料,發展養殖,水面立體開發實現從飼料加工到規模養豬,豬糞肥水,肥水養鴨,鴨糞肥田的循環發展。發展養殖上,要按照公司+農戶的形式,企業化經營,專業村發展,家家戶戶養殖,豬、牛、鴨、兔五養並舉,大力發展優質畜牧產業。
建設休閒旅遊名鎮就是要利用我鎮風光秀美、文物眾多,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優勢,積極引進外資,開發新興休閒旅遊業。開闢建設好白祿寺、閣老墳、文中子石室、老馬嶺古墓等10個旅遊景點,把月嶺山水庫建設為觀光休閒度假的風景勝地。要儘快聘請名家撰寫《賢相吳王典》電視劇本。重點抓好以下項目的引資和建設工作:
三大加大:1、牲畜屠宰加工2、玉米加工3、飼料加工一大園區:4、月嶺山生態養殖科技示範園區建設。
領導機構
中共沁縣故縣鎮委員會,沁縣故縣鎮人民政府設在故縣村。
鎮黨委書記董俊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進懷,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張少東,副書記王建國,紀檢副書記常傑,黨委委員桂建勛,副鎮長王國宏,梁四寶,趙耀斌,王志力,民主副鎮長楊樹峰。
行政區劃
唐村,連家溝村,後溝村,五科村,南莊村,清河村,下莊村,北集村,新堯科村,南集村,安仁村,唐莊村,井則余村,徐村,老馬玲村,上直村,石溝村,牛莊村,神頭村,故縣村,南仁村,圪陀村,柏樹溝村,連家莊村,下清河村,下長溝村,馬連道村,東仁村,王家莊村,余凹村,郭莊村,得勝溝村,故縣鎮村。
河南省靈寶市故縣鎮

故縣鎮位於靈寶市西部,秦、晉、豫金三角腹地,距市區49公里,南依秦嶺,北臨黃河,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中原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全鎮總面積176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總人口4.1萬人。
故縣鎮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小秦嶺自然保護區林木繁茂,植被保護完好,樹珍獸奇,清泉飛瀑,是絕妙的天然氧吧和休閒觀光理想去處;漢山風景區是河南省地勢最高的風景名勝區,山高峰奇,雲海飄渺,文物古蹟繁多,真武廟、劉秀崖、三皇洞、五乳峰、漢山石虎等名勝景觀不勝枚舉,素有“七寺八庵九道觀,十里竹林不見天”之美譽,景區內的老鴉岔垴海拔2413.8米,為河南省最高點,登臨東望,中原美景盡收眼底。
地形地勢
故縣鎮地處靈寶西部,屬丘陵山區,地勢南高北低,海拔最高點(老鴉岔峰腦)2413.8米,最低點(高柏黃河灘)海拔330米。南部山區峪內溝岔縱橫,土質肥沃,森林茂盛,礦產豐富;北部為丘陵,地形複雜,有川有原,原高坡陡,原上土地廣,土質較好,排水暢通,成為故縣鎮的糧棉種植區,河川原嶺多呈南北走向,整個地貌形成高低起伏不平,全鎮共分26個行政村,分布區域簡述如下:
一、故縣川:包括河西、白家底、安家底、尚家灣、故縣、趙村、上坡頭等村,村莊分布於棗香河畔。
二、帝王川:包括進家、閆家、嵇家溝、里村、寺耳、帝王、蘆台等村,村莊分布於車峪河兩岸。
三、寨里原:包括帝王新村、紅花寨、馱原。
四、郭村原:包括郭村、張家山、南營、上店、孔家營、申家原、馮家塬等。
五、高柏小平原:包括高柏、西莊、盤東。
六、盤西小平原:包括盤西、城東、桃村、張姚、神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