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武衛將軍輓歌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故武衛將軍輓歌》

【作品別名】《故武衛將軍輓詞》《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杜甫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故武衛將軍輓歌

【其一】嚴警當寒夜,前軍落大星。壯夫思感決,哀詔惜精靈。王者今無戰,書生已勒銘。封侯意疏闊,編簡為誰青。

【其二】舞劍過人絕,鳴弓射獸能。銛鋒愜順,猛噬失蹻騰。赤羽千夫膳,黃河十月冰。橫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稱。

【其三】哀輓青門去,新阡絳水遙。路人紛雨泣,天意颯風飄。部曲精仍銳,匈奴氣不驕。無由睹雄略,大樹日蕭蕭。

作品譯文

【其一】武將軍在寒夜警備森嚴,突然大星落在前軍,將軍逝世。你是勇於機斷的壯士,皇上下哀詔悼念你的魂靈。天下太平,王者無戰,書生勒銘。沒有封侯的機會,很是遺憾,誰能青史留名?

【其二】你舞劍過人,無人可比,鳴弓射獸,百發百中。刀鋒天下橫行,猛獸頓失去威風。赤羽旗下千夫長共膳,黃河十月冰雪覆蓋。橫行在萬里沙漠之外,行蹤神速至今國人稱頌不已。

【其三】哀悼的隊伍出青門而去,你將埋葬在新阡遙遠的絳水傍邊。路上行人淚如雨滴,天上悲風飄飄。你的部曲精銳仍在,匈奴不敢驕橫鬧事。可惜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你大施雄才偉略,將軍樹將逐日蕭條。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