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想主義
正文
西方國際政治理論的重要流派。強調道德標準和理性原則、主張通過國際規範和超國家國際組織以穩定國際秩序。理想主義的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德國哲學家I.康德。他在《論永久和平》等著作中強調人是理性的動物;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是從低級到高級、從野蠻到文明,最後必將通過各個共和體制的國家結成聯盟而達到“永久和平”。在這之前,他認為應該通過締結各種公約、裁減武裝力量等措拖以避免直接衝突。他堅信理性和道義是政治的最高準則。康德這一思想在以後的西方政治思想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稱作理想主義的政治思想。19世紀末興起的歐洲聯邦主義者往往尊康德為先驅。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促使人們在理想主義的政治思想中尋求處理國際關係的途徑,以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重演。希圖通過建立聯邦形式的國際結構以維繫和平的思潮十分普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美國第28屆總統T.W.威爾遜於1918年1月8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提出了著名的“十四點計畫”, 作為維護和平的 “唯一可行方案”。他在第14點中提出:“必須根據專門公約成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聯合組織,目的在於使大小各國同樣獲得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的相互保證”。威爾遜的主張後來被概括為威爾遜主義,他本人被稱作“理想主義者”,並因此於1919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政治理想主義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①認為建立國際合作組織有助於防止戰爭,維護國際集體安全;②認為健全國際法準則可以確保和平;③認為武器是戰爭的根源,為了避免戰爭,必須實行普遍裁軍和對軍火商實行抑制的措施。這些主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二十年中在西方很受重視,有些外交實踐也反映了這些主張的精神,如1920年 1月成立的國際聯盟。但是,30年代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希特勒法西斯政權的迅速擴張,以及隨之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些事實表明:倚靠政治理想主義並不能達到避免戰爭、維持和平的目的。因而從30年代起,政治現實主義逐漸抬頭。但政治理想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潮仍繼續存在,戰後在國際關係理論中出現的人道主義、和平主義、世界政府理論等,都與政治思想主義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