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篳朗叨

資料

改革篳朗叨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篳朗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先後研製成功四管和六管篳朗叨。已用於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央民族樂團等專業文藝團體中。
四管篳朗叨,是中央民族歌舞團器樂演奏家於天佑製成的單簧多管氣鳴樂器新品種。音箱由天然葫蘆改為銅製葫蘆形,四吹嘴,四支音管並排插入音箱中。中間為兩支主管,竹製,兩邊各設一支副管,塑膠制,主管上分別開有七個和八個按音孔。音域c1—g2。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六管篳朗叨,是中央民族樂團器樂演奏家王慧中與北京民族樂器廠管樂製作師孫汝桂合作製成的單簧多管氣鳴樂器新品種。它是在原來篳朗叨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支比原主管高四度的主管和兩支副管,而成為雙主管、兩邊各設兩支副管的六管篳朗叨。音管紫竹製成,音箱銅製、葫蘆形,雙吹嘴。在音管上端有紅木簧角,設旋轉活塞,通過按鈕調節副管音量。音箱內豎截面設有隔板。演奏時,吹雙嘴,可六管發音,吹單嘴,可使左或右邊的一主管、兩副管發音。主管上各開八個(前七後一)按音孔。左管為G調、右管為D調,副管分別為兩調的la、mi音。六管篳朗叨可以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和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它既保持了傳統篳朗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在我國民族樂器的大花園中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王慧中隨中央民族樂團訪日小組,曾用這種篳朗叨,在國外首先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歡迎和讚賞。
1996年,北京民營吳氏管樂社吳仲孚之女吳景馨,將傳統篳朗叨的葫蘆制音箱改為木製音箱,並製做成上、下兩部分可以拆裝的活音箱。這種改革,有別於銅製和葫蘆音箱,其優點在於:銅製簧片遇冷熱音高易起變化,活音箱易於拆裝,方便了調音。木製音箱可以吸收水分,避免水分沾附於簧片上,也較葫蘆音箱牢固、美觀。
改革篳朗叨,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創作的著名獨奏曲有:《竹林深處》、《傣寨情歌》、《美麗的孔雀》和《喜迎鐵牛到版納》等。其中大部分是反映傣族青年愛情生活的作品,樂曲委婉優美,如歌如訴,表達出情侶喜悅幸福的心情,但又各具韻味和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