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文學

攝影文學

攝影文學是按照藝術創作的規律,通過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攝影畫面表現的、運用文字說明或描述,形象地創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發情感的綜合藝術形式。

定義

攝影文學的表現形式有攝影詩、攝影散文、攝影小說、攝影紀實文學等等,它憑藉報紙副刊而流行。

提出

最早提出“攝影文學”這個概念的是成東方。他在1990年3月3日的《人民日報》上發表《攝影文學有著廣闊前景》一文,首次提出“攝影文學”這個概念。1993年7月成東方主編的《中華攝影文學》問世,從此,攝影文學真正開始有獨立自主意識地走向創作實踐。攝影詩、攝影散文等藝術形式開始百花齊放,爭奇鬥豔,成為攝影文學大家族的成員。1995年10月,成東方主編的《中國攝影文學論文集》出版。2001年1月,中國文藝理論報《文藝報·攝影文學導刊》創刊。創辦於1990年的一年一屆的冰心獎(新作獎、圖書獎、藝術獎)自2002年起增設攝影文學獎,當年的第十三屆冰心獎中,成東方獲得“創立攝影文學特別貢獻獎”。

優勢

攝影文學不僅使攝影藝術突破了傳統的紀實性,而且把文學的藝術語言變成直觀形象,把文學想像的描寫變成可視的畫面,使它既有美的視覺形象,又有精緻的語言藝術。攝影文學中的照片和文字互動起來,照片本身的審美要素被簡潔的文字挖掘出來,其審美價值超越了照片本身的美學意義;文字所描述的事件、人物、場景等等的審美功能因有了照片的觀照而給讀者留下了形象之美。照片和文字產生的複合審美價值,遠非單獨的命題照片或者單獨的文學語言所能媲美。

發展

從攝影技術來看,1893年產生了現代攝影技術,此後,西方報刊就有一種重要的攝影體裁——攝影文章。他們用幾張或多張的照片,配以必要的文字,組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來闡明一個主題或深入地探討一個問題。這種報導方式與我國的攝影專題報導十分接近,既可看又可讀,有文字的和沒有文字的形象,彼此有力地補充而加強了效果,把這些文字與這些照片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這種新聞手法促使歐洲在上個世紀20年代出現了攝影故事。攝影故事已經是攝影文學的創作形式,但是,可惜的是,這時的“攝影文學”並沒有成長為一種完整的自由自覺的文學藝術形式,更沒能成為一股強烈的文藝思潮,它還需要自覺地從理論上加以確認,這與中國的攝影文學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攝影文學的產生特別是其發展繁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人們審美需求的支持。法國著名的思想家鮑德里亞說西方正處於一個類像時代。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媒體、自動控制等按照類像符碼和模型已經成為社會的組織原則,連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都以圖示為主,而不再是通過文字來輸入命令。圖像及其自身的魅力已經深入到我們以前以文字為主的知識和交流領域。在這樣一個類像時代,圖像就成為了人們主要的審美時尚之一,它強有力地支撐著攝影文學,為攝影文學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氛圍。此外,在攝影文學的旗幟下,匯集了各路精英,用攝影文學團結了一批人,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健康向上的動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說,攝影文學以多元化的現代精英意識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從攝影文學創造的作品數量和品種來看,攝影文學百花齊放、五彩斑斕,可以分為攝影小說、攝影紀實文學、攝影散文、攝影詩;也可以分為敘述攝影文學和抒情攝影文學等,攝影文學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藝術形式。

特徵

攝影文學的第一特徵是兼容性,即科學和藝術的兼容、多種藝術元素的兼容。

攝影文學的第二特徵是多樣性,它包括類別的多樣性、形式的多樣性、結構的多樣性。

攝影文學的第三特徵是參與性,這是由攝影文學的創作決定的。

攝影文學的第四特徵是時代性,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直面地再現人類社會現實,二是向文化、歷史的深層挖掘,三是揭示人的心理結構嬗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