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蘇鐵保護區

攀枝花蘇鐵保護區

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攀枝花市郊區,面積1400公頃,1983年經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攀枝花蘇鐵林。

介紹

攀枝花蘇鐵保護區攀枝花蘇鐵保護區

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我國西南——川、滇兩省交界的雲貴高原西北部,位於攀枝花市西區、仁和區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1°32′15″~101°35′46″,北緯26°36′31″~26°38′24″,屬野生植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1358.3hm2。1983年經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是攀枝花蘇鐵這一珍稀瀕危植物及其生態環境。

攀枝花蘇鐵是1971年發現的蘇鐵新種,1981年才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攀枝花蘇鐵對於研究我國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以及古生物、古生態、古氣候、古地質、古地理和種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區地處川滇兩省交界處,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類型,區內分布有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株數最多、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蘇鐵林,共有攀枝蘇鐵約23萬株。保護區植被屬盆地西南緣山地乾性常綠松櫟林區與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乾熱河谷稀樹灌木林小區。區內有高等植物88科、182屬、248種,其中種子植物76科、166屬、227種,蕨類植物5科、9屬、14種,苔蘚類植物7科、7屬、7種。其中攀枝花蘇鐵、龍棕櫨菊木、雲南梧桐等國家和省級保護物種。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鳶、雀鷹紅隼、游隼、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穿山甲、小靈貓9種,被列入省重點保護的動物有中華鷓鴣、鷹鵑、星頭啄木鳥、豹貓4種。

攀枝花蘇鐵

蘇鐵蘇鐵

蘇鐵亦稱鐵樹,最早出現在在距今約2億8千萬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紀。它歷經滄桑,幾度盛衰。現存的蘇鐵類植物,僅一科10屬約110種,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1971年,四川省農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飛播林場進行植被調查時,發現了這一片占地300餘公頃,共10多萬株的蘇鐵林。它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緯度最高,面積最大,植株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蘇鐵林。經鑑定,確認這是罕見的蘇鐵新種,定名為“攀枝花蘇鐵”。國際蘇鐵專家特納來此考察後驚嘆:“這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財富!蘇鐵是著名的庭園觀賞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早在1951年植物學家就已經採到攀枝花蘇鐵的標本,當時誤認作篦齒蘇鐵,以後又誤作雲南蘇鐵。直到1981年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類學家正式確認。本種生長在金沙江乾熱河谷的特殊環境中,它的發現把蘇鐵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界上推到北緯27°11′,對植物地理區系和古氣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價值。隨著西南地區的開發,應採取措施加以保護,免遭破壞。現已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攀枝花蘇鐵株高1-2.5米,乾經45厘米。葉集生於莖頂,葉柄有短刺,葉長70-120厘米,羽狀全裂,羽片70-105對,條形,長8-23厘米,寬4-7厘米。雄球花序紡錘狀圓柱形。雌球花序球形或半球形,直徑40-50厘米,大孢子葉上部寬菱狀卵形,密被黃褐色絨毛,篦齒狀分裂。

本種適應於乾旱河谷的特殊生境,能在河谷岩壁的石縫中紮根生長。隨著河谷地區經濟開發,應注意保護生態環境。此外應大量遷地移植。在攀枝花公園已大量栽培。在昆明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等地都已引植成功。

區內有天然攀枝花蘇鐵植株達23萬餘株,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1700米的山坡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地處歐亞大陸內陸緯度最北的自然蘇鐵林。而且,攀枝花蘇鐵雌雄異株,年年開花,具有極高的科學考察價值和觀賞價值。

攀枝花蘇鐵是生長在2.7億年前的原始裸子植物,被稱為“植物活化石”,是世界性珍稀瀕危殘遺物種,對研究我國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研究古生物、古生態、古地質、古地理以及種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攀枝花蘇鐵奇,還奇在它歲歲含苞,年年開花。俗話說;“鐵樹開花馬生角”,“千年鐵樹開了花”,可見蘇鐵開花之不易。而攀枝花蘇鐵生長良好的雄株可年年開花,雌株亦可兩年開花一次.這不能說不是世間一奇。每年3—6月,只見蘇鐵林成幹上萬個黃色的花蕾爭奇鬥豔,單株如佛手捧珠,成林似彩毯鋪地。萬綠叢中黃花點點,形成一種奇異景觀。

1990年以來,攀枝花市以蘇鐵命名,舉辦一年一度的蘇鐵觀賞暨物資交易會,攀枝花蘇鐵的名字已不脛而走,名揚中外。攀枝花蘇鐵與自貢恐龍、平武大熊貓被人們譽為“巴蜀三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