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達維亞文學
正文
古代摩爾達維亞有豐富的口頭民間文學,如舉行儀式、歡慶節日、讚美英雄的詩歌、故事、傳說和諺語等等。最著名的敘事謠曲《密奧里察》(摩爾達維亞語“羔羊”)是一首牧歌,大約產生於封建時代初期,詩中表現牧人對封建壓迫的憎恨、對故鄉和勞動的熱愛。書面文學始於9世紀和10世紀之交的宗教著作,用教會斯拉夫文寫成。第一部摩爾達維亞文的著作到1643年才問世,即《卡扎尼亞》(新約釋義)。17、18世紀是摩爾達維亞編年史的繁盛時期,重要作家有格里高列·烏列克(1590~1647)、米隆·科斯金(1633~1691)、伊昂·涅庫爾契 (1672~1745)、德米特里·康捷米爾(1673~1723)等。科斯金寫有哲理詩《宇宙生活》,序言中初次提出摩爾達維亞語的詩體規則。德·康捷米爾能用拉丁文寫作,聞名西歐。當時的著名學者尼古拉·密列斯庫(1636~1708)曾率領沙皇使團來中國,著有《中國之書》,記述中國風土人情。摩爾達維亞抒情詩歌萌芽於18世紀末,代表詩人有康·康達庫齊諾、馬太·米洛,後者也是劇作家。19世紀上半葉,摩爾達維亞文學有較大發展,著名的詩人有亞·黑日傑烏(1811~1874)、科·康納基(1777~1849)、康·斯塔馬季(1786~1869)、格·阿薩基(1788~1869)等人。阿薩基曾留學維也納和羅馬,獲博士學位。他著有《寓言詩》、《詩集》和歷史故事等,並創辦了第一家摩爾達維亞文報紙。文學刊物《達契亞文學》出現於1840年。這個刊物團結了當時在西歐受過教育的一部分摩爾達維亞進步青年作家,如亞·多尼奇(1806~1866)、瓦·亞歷山德里(1821~1890)、科·涅格魯齊(1808~1868)、阿·魯索(1819~1859)、米·柯格爾尼恰努(1817~1891)等。他們反對專制,號召進行資產階級民主改革,主張建立有民族色彩的文學。
1864年土地改革後,農民更加貧困,階級鬥爭加劇。在積極反映人民生活、捍衛人民利益的作家中,鮑·哈什德烏(1836~1907)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促進了摩爾達維亞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傾向。
19世紀下半葉出現了兩位極為重要的作家。在散文方面是伊·克良格(1837~1889),他的童話集和回憶錄(《童年回憶》)以描寫生動、感情豐富見長,是摩爾達維亞現實主義文學的出色之作。在詩歌方面是愛明內斯庫(1850~1889),他屬於歐洲晚期浪漫主義的重要詩人之列。他的作品既屬羅馬尼亞文學,也是摩爾達維亞文學最珍貴的篇章。他的詩歌洋溢著愛國感情,表現了對人民的關懷。在巴黎公社起義之後,他寫了著名的詩篇《皇帝和無產者》(1870~1874),是摩爾達維亞文學中最早描寫工人的詩。
19世紀末20世紀初,比較著名的還有評論家多布羅傑亞努-蓋里亞(1855~1920),作家維·克萊謝斯庫(1850~1917)、扎·拉利-阿爾博列(1848~1933),詩人阿·馬捷耶維奇(1888~1917)、圖·羅曼(1887~1921)等。
十月革命以後,摩爾達維亞文學走上新的道路。農業集體化、尖銳的階級鬥爭、戰爭中的英雄事跡、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成了許多作品的主題。衛國戰爭結束後,摩爾達維亞文學在詩歌、小說、戲劇等方面都有發展,代表作家有葉·布科夫(1909~)、安·盧潘(1912~)、鮑·伊斯特魯 (1914~)、 格·麥紐克(1918~)、費·波諾馬爾(1919~1968)、彼·達里恩科(1923~)、伊·德魯采(1928~ )、拉·波爾特諾伊(1908~196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