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據當地老人講,石佛下原有關老爺廟。傳說三國時期關羽騎赤兔馬曾來過此地,在石佛西南石上踏下馬蹄印。實際上此坑為人工鑿刻而成,應為造像上殿房的柱坑。
佛溝摩崖造像位於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鄉寺門村東南8公里處香山山腰。此處為桐柏山余脈,當地民眾謂之佛溝。鑿於唐代。造像分別雕刻在山上兩塊天然巨石上,兩石相距0.2米,南石高2.6米,寬2.7米,厚1.5米;北石高3.1米,寬3.3米,厚2.5米。總計造像32龕138尊,其中南石四壁造像18龕66尊,北石三面造像14龕72尊。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僅高0.2米。主要內容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12羅漢像,12臂觀音等。
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阿難、迦葉、比丘等。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有的寧靜端莊,和藹可親,有的金剛怒目,氣魄雄強。雕刻細膩,技法嫻熟。其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原建有香山寺。198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造像位於五里山東坡上,面向東呈扇形左右分布,依岩鑿造,以佛祖釋迦牟尼像為中心,其右側2.3米內,有小石佛21尊,左側2.5米內,有小石佛35尊。
釋迦牟尼像是一尊高為2.3米的半身石像,石像頭頂有一長、寬各0.25米,深0.15米的方槽(此槽應為安接螺髻防止移位的一種措施),髮辮垂肩兩側,肩寬2米,眉宇間有一佛痣,面相方圓豐滿,眉弓不明顯,雙目圓睜,鼻樑挺直,嘴角微上翹,略帶和善欣悅的笑意,身披袈裟,袒胸,胸部有刻槽。佛像經多年風雨盤剝,下頷處因石質的自然紋理原因出現斷裂,只在腮部留下兩個鋦槽,鼻孔處稍殘。
小石佛在釋迦牟尼像兩側分行平行排列,均螺髻,皆跏趺坐於覆蓮長方座上,身披袈裟,右衽。小石佛大小不同,大者高42厘米,寬22厘米,小者高23厘米、寬12厘米;手姿亦有不同,有的雙手合十,有的單手持缽。小石佛大小錯落有致,惟妙惟肖,服裝特點表現了明代晚期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