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f/423/nBnauM3X4UzNwg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江蘇 · 揚州
文化遺產名稱:揚派盆景技藝
遺產編號:Ⅶ-25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揚州市
遺產級別: 省
藝術簡介
揚州盆景幾與中國盆景的發展同步,是中國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派風格形成於明代,成熟於清代,享譽於當代。它得益於揚州文化,又將自身融入於揚州文化之中,成為一門獨特的高雅藝術。
揚派盆景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詩、書、畫、技”為一體,堪稱中國盆景藝術代表作。“清秀、古雅、飄逸、寫意”的風格和“一寸三彎”的剪扎技藝,至今仍然是揚派盆景區別於其他各派盆景的最顯著特徵。揚派盆景既端莊大氣,又工筆細描,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和深遠的意境。
揚派盆景是藝術與技術、技藝與文化的結合。它以樹木為主要素材,通過藝術處理和精心培育,在盆缽之中塑造出源於自然的形象美和高於自然的意境美。它需要創作者具有較深的文化藝術素養、精湛的剪扎養護技藝,還得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積累豐富的經驗。揚派盆景作品中寄託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人生感悟,記錄了一定時期的社會風貌。
揚派盆景及技藝,是在揚(州)泰(州)地域內、在自然環境中發芽、生長起來的,她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歷經風雨而茁壯,她見證了中國盆景的發展歷程,見證了該地區的文化傳統與文化史,見證了中華民族先人們天才般的生產技藝。
流派風格
揚派盆景技藝唐、宋時已有製作,至清代,揚州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並形成流派。1949年,揚派盆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50年初,揚州曾調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揚派盆景與嶺南派、川派、蘇派、海派盆景被國家城建總局園林綠化局列為全國樹樁盆景五大流派。揚派盆景技藝精湛,尤以觀葉類的松、柏、榆、楊(瓜子黃楊)別樹一幟,具有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特色,飲譽海內外。
主要作品
![](/img/d/ff0/nBnauM3X0QzNxk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巧雲
景名:巧雲,樹種:黃楊,該作品為揚派盆景傳人、中國盆景藝術大師萬覲棠先生的遺作。這是一件典型的揚派“巧雲式”佳作,根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的畫理,運用11種傳統棕法技藝,將枝葉精扎細剪成一層層極薄而平行的“雲片”,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風格。1985年榮獲第一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一等獎。
騰雲![](/img/3/eed/nBnauM3X3YjMzk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行雲
![](/img/e/af7/nBnauM3XxEDO0k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岫雲
![](/img/a/754/nBnauM3XxcTO3k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明末遺韻
![](/img/a/9fe/nBnauM3X0ETN5kTO2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青雲
![](/img/d/22b/nBnauM3XwEDMxADM3AjM4UjNxMTMycTNyMDMwADMwAjM2EzLwI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品保護
揚州市揚派盆景博物館現存一批古代遺存的盆景作品。它們是活的文物,雖歷經幾百年的變遷,至今仍保持著當初生機盎然的形態,這同樣離不開運用揚派盆景技藝進行養護管理和再創作。揚派盆景博物館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結合的技術隊伍,擔負著保護、傳承和發展揚派盆景技藝的重任。
當代揚派盆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呈多元化發展態勢。眾多的傳統形式的揚派樹木盆景代表作和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的揚派水旱盆景代表作,都曾在國際、國內頂級展覽和比賽中獲得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