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富春茶社是在富春花局的基礎上創設的,是一座始以花局起家,繼以茶社興盛,又以餐飲享譽的百年老店。該店位於得勝橋,屬於揚州老城區,始創於1885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富春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人民銀行給予貸款,勞資雙方共同協商,實行生產自救,重新走上發展道路。1956年公私合營,富春茶社紅、白案師傅陣容齊整,職工隊伍壯大,1976年富春茶社的經營特色得到全面恢復。至1983年,富春茶社成為了揚州市效益最好、聲譽最佳的飲食店。100餘年來,富春茶社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富春茶社努力和精心經營,逐步形成了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閒、靜、雅、適取勝的特色,被公認為淮揚菜點的正宗代表。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吳作人、梅蘭芳、趙丹等大家及文藝巨匠都留下了墨寶和贊語。
富春花局
富春茶社本來並不是茶館,而是一家“花局”。清代末年,古城揚州“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富春茶社田”的遺風依然盛行,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揚州人陳靄亭租賃了得勝橋巷內的十幾間民房和幾分空地,創設了“富春花局”,栽培四季花卉,創作各式盆景應市。1910年(清宣統二年),陳靄亭去世,其子陳步雲繼承父業,繼續經營。
花局茶館
民國初年,周穀人任揚州商會會長,他70多歲的父親周穎孝有一個嗜好,就是天天要上茶館吃茶。當時的富春茶社茶館不是什麼好地方,店老闆都是安清幫頭目,茶館就是他們的“堂口”,不少流氓常在那裡吃“講茶”(即他們中間發生了糾紛,請“老頭子”出面處理),以及做不正當的交易。周穀人不願父親和這些人接觸,擔心會影響到他的商會工作以及自己的聲譽,但又無法勸說老父親,頗為煩惱。當時商會有一所“商業中學”,陳步雲在校內任庶務員,他便向周穀人建議,在他的花局裡自辦茶館,專供老太爺和朋友們享用。周穀人認為這主意很好,便積極支持陳步雲籌辦,於是,茶社就此開張了。起初茶社不掛招牌,一直保留“花局”名義,以免清幫中人來找麻煩。後來,陳步雲才將花局改名為“藏春塢茶社”,又更名為“借園俱樂部”,最後定名為“富春茶社”。一時,鹽商士紳與文人名流,常常來此賞花、品茗、弈棋、吟詩,非常熱鬧。陳步云為迎合客人們的需要,除供應茶水外,又請來了高手師傅,雇用了堂倌、夥計,增加供應包子、點心,生意十分興隆。
身份就座
茶客中包括了揚州城中的各種人,他們常常按照不同身份分處就座,於是漸漸地在茶社裡形成了幾個堂富春茶社口。起初有“鄉賢祠”、“教育廳”、“商業廳”、“縣政府”等稱呼,後來又固定為“鄉賢祠”、“大成殿”、“土地廟”、“義冢地”四個堂口。來“鄉賢祠”的多為地方上有地位、有名氣的人物;“大成殿”即原來被稱作“教育廳”的茶室,是讀書人的聚集之地;“土地廟”則是原來的“商業廳”,從古老的鹽商、錢莊客人,到新興的各種商業的老闆、管事和高級職員們,都在這裡聚會,或接洽交易,或交換信息,或招待過往客商;至於“義冢地”,則是鄙視與取笑的稱呼,“義冢”者,無主之墳也,此處是個小的廣場,原為擺放花盆的場所,泥地上放了十來張桌子,上面僅有柴棚遮蓋,十分簡陋,客人自然多是一些下等人士,五方雜處,無所不包。早期的富春茶社,固然是以上層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但它卻又不能將下層人物拒之門外。你上你的“鄉賢祠”,他上他的“義冢地”,各得其所,各取所需,茶社自然就蒸蒸日上了。
富春茶社一開始就以價廉物美的經營方式著稱,並始終保持了這一特色。當時一般的茶館,點心都是以籠富春茶社計算,一籠16隻,最少也得半籠起叫,富春茶社的點心花色品種很多,如果採取這種“整賣”方式無疑會失掉許多生意。於是,他首創了“雜花式”供應方法,一籠羅列八種點心,每種兩件,四鹹四甜,味道各異,這樣客人就可以一次嘗到富春的各種主要點心,當然滿意了。另外,無論新老茶客,又都可以只叫一件兩件,按件計算,經濟實惠。富春茶社首先以茶出名。富春茶名為“魁龍珠”,由店家在本世紀20年代初自行窨制。它是用浙江的龍井、安徽的魁針,加上富春花園自家種植的珠蘭兌制而成。此茶取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泡沏,融蘇、浙、皖三省名茶於一壺,濃郁而淳樸,其色清澈,其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膩,令人神清氣爽,疲勞頓清。再配上別具風味的富春點心與佳肴,難怪使眾多遠近客人流連忘返、心嚮往之了。
繼承創新
富春點心在迄今為止的80餘年間,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斷繼承和創新,始終以其獨特風味飲譽海內外,經久富春茶社不衰。
1913年,一位俗稱“黃大麻子”的黃姓師傅,對傳統點心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製作方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大受顧客歡迎。黃師傅製作的油糕通體半透明,柔韌異常,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甜糯適度而爽口;翡翠燒賣則以綠色菜葉為餡,口味有甜有鹹,餡心綠色透過薄皮,形如碧玉。此二點被譽為揚州麵點的“雙絕”。
另有一位師傅叫陳永祥,除了精於製作酥餅、雙麻燒餅等點心外,煨面是他的傑作。他煨的面入味而不爛,品種多,味道好,膾炙人口。1915年黃師傅去世以後,領班名師尹長山在包子的花色品種上下了一番功夫,三丁包子即為他所首創。當時富春下面一律用雞湯,每天用雞量在50隻左右,這樣,雞肉、雞皮以及下腳料沒法處理,尹長山就和陳步雲老闆商量,將雞肉切成丁子,外加豬肉丁和筍丁,做成三丁包子。開始吃的人並不多,後來慢慢就大受歡迎了。同時,師傅們還用多餘的雞皮拌乾絲,或做成雞皮餃;雞翅、雞頭、雞爪則做成“飛、叫、跳”,供人下酒。這樣,既增加了品種,又避免了浪費。
1921年,富春又聘請了善制“席點”的高手張廣慶,於是,口蘑鍋巴、蛋糕、雞絲卷等開始在富春茶社供應。除引進席點外,富春還通過“粗改細”的方法增加花色品種,比如油餃子、開花饅頭,原是在燒餅店裡賣的一種粗點,經富春一改進,口味則別具一格,深受好評。顧客多了,生意大了,陳老闆更注重在花色品種上大做文章。端陽時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餅、糖藕、雙麻燒餅、蛋糕等,秋天又增加了蟹黃湯包,冬天則有雪筍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鴨菜包子上市。
總之,富春每年都有新的點心品種與顧客們見面,幾十年來一直如此。僅近年來由富春創新的點心品種,就有裕果粉點、月宮玉兔、三鮮雪梨、沙仁鍋餅、脆皮包、素什錦包、明蝦杯等十餘種。幾代人的不斷創新,使富春的點心在全國點心行業中獨樹一幟。富春包子的特色最為顯著的是:在造型上,口似鯽魚嘴,形如荸薺,波浪式皺褶多達30餘個,在全國首屈一指;在口味上,講究配料,注重提鮮,每點一味,鹹甜酸辣各味俱全;在品種上,因時而變;四季有別,應時上市。至於發酵油酥、水調麵粉等麵團製品多達三四十種,這在全國實屬罕見。
同樣,富春菜餚也注重推陳出新。富春茶社的菜餚以清淡味雅、與麵點配合見長。大煮乾絲刀工精細、特美價廉;水晶餚蹄,香酥爽茶社佳肴(20張)口;雞包魚翅,功夫獨到;逸圃花籃、草菇花籃、富春雞、叉燒鱖魚、拆燴鰱魚頭、烤乳豬、扒燒豬頭等等,無不滋味雋永,美不勝收。不斷創新同樣是富春菜餚的生命力之源,近年來富春創新的菜餚,就有牡丹鱖魚、八寶雞腿、草菇花籃、松子板蝦、炸串蝦、橄欖豆腐、金鳳魚皮、佛手長鱔魚、八寶蘑菇球、三絲刀魚面等30多種。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富春茶社最近引了新的調料,增加了一些新的烹調方法,選用低筋特富粉,採用酵母發酵新工藝,使富春點菜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配套經營
百年老店富春茶社在保持原有典雅特色的基礎上,也同時注重了設施的不斷完善,修繕了很多配套設施。1994年新建了“喜來登”KTV包房,重新修建了“春江”、“醉月”等高級餐廳。2004年,位於來鶴台的富春酒樓開業。整體設施豪華中不失典雅,新姿中不失古意,置身其中,情趣盎然。
經營特色
富春茶社的傳統名點三丁包被評為名特食品,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千層油糕、翡翠燒賣被譽為富春茶社“揚州雙絕”。薺菜包、蘿蔔絲酥餅、蟹黃包、野鴨菜包菜等名點因季而異,應時迭出,味美多變。雞湯麵、各式煨面、炒麵,味道濃厚。各種酥點、蒸餃、應時小吃和粉點,更是花式繁多,味不雷同。富春菜以清淡味雅見長,大煮乾絲、水晶餚蹄、春筍燒鯝魚、清燉蟹粉獅子頭、糖醋桂魚、拆燴鰱魚頭名菜味雋永,風味獨特。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富春茶社最近引了新的調料,增加了一些新的烹調方法,選用低筋特富粉,採用酵母發酵新工藝,使富春點菜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公司榮譽
富春茶社已被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富春及圖”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富春茶點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富春也因此屢獲省、市“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和“價格誠信單位”稱號。
2001年獲封“中華餐飲名店”;
2007年獲得“全國餐飲業優秀企業獎”;
2011年4月獲得“2010年江蘇品牌紫金獎·年度最佳品牌管理案例獎”,同年獲得“25年最受尊敬的25大江蘇品牌”;
2012年獲得中國烹飪協會頒發的“轉型升級先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