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發病機制
唇黏膜及其周圍皮膚因接觸某些物質引起的過敏性或刺激性炎症。
臨床表現
一般在接觸刺激物質後數小時或數天發病停用後症狀可自然緩解。損害開始為黏膜充血、腫脹、水皰糜爛、滲液或結痂,症狀好轉後乾燥、脫屑。若反覆發作或長期不愈則口唇肥厚、浸潤、乾燥脫屑或形成皸裂。部位與接觸面積大體一致。
診斷
有明確的接觸史,局部呈急性濕疹樣改變。
檢查
組織病理:為急性或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改變。
治療
全身可給予複合維生素B,抗組胺類藥物。局部可用清涼軟膏、柏碘油、10%硼酸軟膏、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等。長期不愈者,必要時應進行病理組織檢查,若有癌變徵象者,可試用雷射、冷凍或手術切除。
預後
若反覆發作或長期不愈則口唇肥厚、浸潤、乾燥、脫屑或形成皸裂。
預防
避免接觸刺激物質,早期治療以防止轉為慢性。